第十二章 贼踪再现(1 / 2)
过了好久,李游终于从茅屋里出来,他打算远远地跟着三当家的,摸摸情况,看能不能把于教授救出来。他哪里知道,现在的于教授,远在千里外的海上,正漂向日本。
李游急忙回到大堂,发现情况有些变化。
那四个文学男女,原是等着李游回来继续较量的,谁知道李游随口一诗这么有才,又去了茅房久去不回,他们失去了兴致也失去了耐性,只好搞起了内部交流。也许还是因为女人的原因,为了显摆,张楚和李恒又掐在了一块。
张楚和李恒各作了一首诗,都认为自己的诗比较高明,于是双方互不服气,先是引经据典地指摘对方毛病,进而发展到开口谩骂、人身攻击,最后只差动起手来。
对此,苏琴十分无奈一筹莫展;王公子依然保持沉默,严守中立;而随从们也依然是神情尴尬,不知所措。
看到李游回来,张楚眼睛一亮,最先有了反应。
在这世间,有人会见色忘义,有人会见色忘利,但是能做到见色忘怨的人却极其稀少,张楚显然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人间极品。
在张楚的心中,所有事情都要以泡妞为核心,眼前的李恒是他最大的威胁,为了打倒李恒,他需要获得更多的群众支持。而相对李恒而言,李游是个和尚,又还有些文化,虽然之前有些嫌隙,但在泡妞大业前,那些小小误会都应捐弃。
为了在美女面前,盖过李恒的锋芒突现自己的高明,他打算拉拢李游并奉他为诗词裁判。
张楚起身热情地迎了上去,拉着李游的手,尖声细气地说道:“离忧先生,你可来了,大师才气过人、出口成章,着实令鄙人佩服。”
李游正拿了背包,准备离店跟踪那山贼三当家的,却被张楚迎面拉住,还一改先前刻薄的态度,突然低调起来。
李游不知所以,正在纳闷时,张楚又道:“先生高才,鄙人非常仰慕,来来来,先生和我们坐一处,正好指点一番我与李公子的诗作。”说完也不管李游同不同意,拉住手就往桌前走。
李游担心三当家的跑远了,连忙道:“张公子,我还有要紧事……”
话还没完,又被另外一边的李恒打断,“离忧先生,小弟也盼先生指点一二,方才张公子作诗一篇咏雪,我作诗一篇赞梅,正好,请先生评评高下。”说完就要张口,想把咏雪诗和赞梅诗一一念来。
张楚火急火燎,急忙打断赶忙插话,厚皮厚脸地拉开李游说道:“离忧先生,鄙人与先生一见如故,鄙人已吩咐店家,先生开销已算作账下,还有,鄙人仰慕先生,备下一些小小心意,还请先生笑纳。”说着就斜眼瞟向王进,王大公子会意,忙伸手朝怀里摸去。
李恒见官二代和富二代沆瀣一气,公然贿赂裁判,气得不行,指着张楚和王进就道:“你……你们……呸!不要脸,真是有辱斯文!”
张楚见李恒又开始搞人身攻击,哪肯罢休,对着李恒指手画脚,对骂起来。边上王公子被他骂了,也不再恪守中立,加入了张楚的阵营。
顿时,三人又乱作一团。
李游觉得既好笑又头痛,转过身去,正准备丢下他们自己走开时,苏琴一下子站起来,玉面怒容,对着胡闹的三公子发了一顿小姐脾气。
苏琴不耐烦地打断了三人的争吵后,起身移步,牵住李游的衣袖,换过一副表情,莞尔一笑,娇媚地说道:“离忧先生才高,何不安心坐下,与我们饮酒品诗、畅谈一番呢?”
李游有所牵挂不愿纠缠,婉言拒道:“苏姑娘好意和尚心领了,只是我还有要紧的事,这就要走。”
说完后不顾苏琴是什么脸色,面向三位公子,笑了笑,道:“兄弟们别伤了和气,和尚我有诗相送。”
紧接着,李游把南宋诗人卢梅坡的名作诵念出来:“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李游念完就走,才走到店门口,双手把僧衣宽大的袍袖向下一甩,负手背后,抬头望天,又悠悠诵道:“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之后,李游阔首大步,潇洒远去。
此情此景,让桌前四人集体愕然……
——————————————————————————————————
出了店门,李游辨明方向快步前行。
过了一阵,在昏暗的远际,好像有个黑点在雪地上移动。李游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确定是山贼三当家的,不慌不忙,远远地缀着。
直到山脚下,天完全黑了,三当家的才停下来。
李游急忙调校手中望远镜。这多功能望远镜是李游那个时代的间谍工具,太阳能电池,全天候视野,还能听见观察对象的声音,用于观察侦听再好不过。
李游调到了夜视模式,又打开侦听功能,把镜筒上的单侧耳机扭过来塞进耳朵,仔细向那山脚处观察过去。
望远镜里看见山贼三当家的走向两人,其中一人正是贼首叶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