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有所不为(1 / 2)

加入书签

李游不明白,为何如烟就这样色迷迷的看上了自己,难道几度把她从火海虎口救出,她就被自己一身的奇怪本事所震撼而……要受“惊”了?

一定是仙人跳!李游突然想到,开什么玩笑,当我是小白吗?大丈夫一言不出神马难追,本将军守身如龟想不上就不上!

后世里城市中的火车站,就有不少妖娆的美女窜通了流氓,专门勾引无知的骚年,等完事后,美女和流氓大肆勒索,总会让不怎么满足的骚年付出惨痛的代价,这种仙人跳的把戏李游见过,才不会上当。

于是,饥渴难耐的如烟始终得不到满足,也许是湖水太邪凉,也许是李游太孙子,总之李游就是一言不发,像木头一般任她骚扰。

如烟真的很失败,想不到魅惑众生的南诏国圣女百般色诱,离忧那个色狼竟然不为所动,并且对她所提的要求也是一再装聋作哑,还不断表示不会趁人之危……当真是冷漠虚伪!

无奈之中,貌美女人最原始的王牌已经无效,失望的如烟百念俱灰,心知自己的心事再也指望不上李游,一时间,如烟悲从心来泪光闪动。

如烟的悲伤李游自然不忍,可他又能如何?总不能一时心软很盲目地应了她的要求,然后随随便便过关斩将闯进太和城里,最后轻而易举的灰飞烟灭。毕竟,李游不想当烈士,他很现实,不会有那种很冲动的炮灰倾向。

如烟好似落花有意,李游却如流水无情,到得最后,李游终是狠下心肠,陪着凄楚的如烟回到岸边。

临到岸上,如烟停下哀怨,突然神色复杂望向李游,意味深长地说:“离忧将军,今夜是如烟太过于唐突,将军本不欠如烟什么,如烟不该无理要求,今夜之事……请将军随风淡忘,将军放心,如烟虽然不惜一死,却终究是被将军救过多次,如烟也一定会恪守承诺,只要还有一日仍在将军身边,就会尽效一日婢女之劳。”

月色迷愁,如烟坚定的容颜梨花带雨,饶是李游心如磐石也矛盾不已,要不是他的力量太弱小,要不是他的任重而道远,李游真想糊涂一时冲动一把。

夏夜的浪漫草草收场,尴尬的男女郁郁离散,却不知道,在这真假难辨之中,在这情不由衷之间,落花是否真的有意,流水是否真的无情?

——————————————————————————————————

唐军出姚州下邓川,一路穿山越林来到洱海苍山,不断被敌蛮散群侵扰,又被酷暑瘴气阻害,已经是劳师苦远疲惫不堪。大帅李宓不敢妄令速行,只得让大军在洱海苍山之源休息几日,利用这几日时光,唐军料理后勤整修战备,抓紧操练排兵布阵,好似一张徐徐拉开的劲弓,利箭直指太和城北前的那处关隘——龙首关。

龙首关是唐军南下攻太和城的门户。点苍山和洱海之间,是一条狭长的冲积平原,太和城西傍苍山东临洱海,同理,北前几十里地的龙首关设在平原最窄处,同样是接邻着洱海苍山易守难攻。

唐军要过龙首关,除了当面强攻之外,可以由水路从东往西绕攻,还可以从苍山西面迂回。不过,唐军尽是陆战兵马,要走水路必须先造舟船;而从苍山迂回,上一回南伐南诏就这么干过,唐军吃了大亏,大将王天运就是战死在苍山西坡。

大帅李宓这几日闷闷不乐,连续开了几天的军事会议没有丝毫成果,一众将军、判官言辞激动,分作两派围绕着兵力如何部署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唯独只有李游不言不语好像事不关己。

一派主张强攻,主张集中兵力单攻龙首关,仗着人多的优势跟南诏拼消耗,和北攻太和南处龙尾关的安南唐军前后夹攻,生啃龙首关这块硬骨头。这种战法的优点是比较稳妥成功率大,能够集中兵力轮番进攻,唐军可以一部休整一部进攻,特别是可以重兵保护后方的后勤,防范南诏国的盟国吐蕃从侧后方插刀。但是这种战法的缺点也很明显,旷日持久死伤较大是不可避免的硬伤,特别是当下物资流转缓慢天气酷热难当,不排除夜长梦多士气越打越弱,到最后僵持不下的收场。

还有一派主张巧攻主张分兵,大军主力强攻龙首关牵制敌军,分出一部绕到洱海东面设厂造船。由于龙首关和龙尾关都有唐军攻关,南诏敌军分身无暇,只要舟船造好南诏区区孱弱水军必不能敌,届时唐军一部藉由水上西进,插入龙首关关后袭扰敌军,太和城与龙首关首尾失联,龙首关必破太和城必危。这种战法的优点是积极灵活攻敌无备一击成功乾坤即定,唐军损伤不大且耗时不长,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种战法也有缺点,要冒很大的风险,唐军分兵又两部相远,如有不测容易被优势敌军各个击破,而且补给线还要分散拉长,大军后方的邓川更要被抽调防守兵力。

两派将军判官在帅帐里闹得不可开交,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痛处,大帅李宓也是犹犹豫豫不知道如何决策。

行军判官郭仲翔比较稳健,他是主张强攻龙首关的立场。但是李宓的心中是倾向于分兵从洱海湖上进攻的立场,他担心战事久延不决朝廷要员必会有诸多微词,进而对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