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断水(1 / 2)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大石城外一片死寂。领教了杨昊的开花大炮后。大石城的老老少少算是彻底安稳了。每日谨守城池。再不敢生破城而出的妄想了。城。是出不得。但想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大石城人坚信这一点。契丹人似乎也赞同。
这场大胜无疑有极大的提振士气的功效。但即便如此。乌隗部还是将要输掉整场战争。表面上的稳定完全依赖于执法队血腥的屠刀。在黑袍子的威慑下。鸦雀无声。四下一片死寂。沒有人敢胡言乱语。至少在公共场合沒有。但杨昊心里很清楚。这种安静是可怕的。压抑的怨气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压抑的越久。反弹的力量就越大。等到压力抵不住反弹之力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时。拖迟一天爆发。则多一天的危险。
必须等赶在危机成为现实前解决它。
解决之道无过于釜底抽薪之策。
循着这条思路。幕僚们提出了多种解决之道。听起來都蛮不错的。但杨昊一眼就看出他们的本质。不过是些隔靴挠痒的应景之作。真知灼见也不是沒有。譬如有人就提出。为今之计。宜改急攻为缓攻。蓄养士气。主意当然不错。但执行起來必须得有一个前提。。粮食。大量的粮食。保证军粮充足。无粮不稳。饿着肚子。谈何蓄养士气。
杨昊挪了挪了坐的有些僵麻的屁股。笑着四顾。道:“先生此议。暂且搁置。诸位还有其他计谋吗。不妨一次都说出來。”
帐中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把目光都望向了张伯中。如磐石般端坐着喝茶的张伯中也不得不表态了。他清清嗓子。对杨昊说道:“看來也只有这个法子了。”众幕僚闻言。遂个个郑重其事地朝上施礼。曰:“军师此议。我等附议。”
杨昊闻言低下了头。默思片刻。就抬起头來笑着说:“看來又要跟那个奸商争番口舌了。”
“奸商”王成龙是不情不愿地來到大石城外的杨昊军营。却心满意足地而去。
杨昊和他达成协议。由昊天商社垫资并负责运送一百万石粮食到军中。限期一个月。回报嘛。自然十分丰厚。丰厚到让胃口很大的王成龙坐在车上也能笑出声來。他的随从也是多年好友张澜却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一百万石粮食。一个月运到。还是这等冰天雪地。老兄。我的王大掌柜。你确定这不是笔亏本的生意。”
王成龙立即驳斥道:“沒有。我算得很清楚。咱们这趟是大赚特赚。这都不叫赚。那天下就沒有赚钱的生意啦。老弟。我知道这份担子重。但俗语有云。富贵险中求嘛。干成了这一票。我们昊天商社。还有你老兄。就要脱胎换骨。飞升成仙啦。人生几十年。碌碌无为也是过。轰轰烈烈也是过。咱们就轰轰烈烈过他一回。”
说完这话。他不顾目瞪口呆的老友。自顾自地眯缝起小眼。哼起了新津红遍洛阳、长安乐坊的小调《采菱儿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张伯中的改急攻为缓攻、蓄养士气的策略顺利执行了下去。各营怨言渐渐平息。大忙人薄莱渐渐的变得无事可做。懈怠下來的执法队知法犯法。反被各营连连弹劾。终于闹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诸将皆主张撤销执法队。杨昊不允。却将“执法”二字改为“督察”。替换三分之一员额。将薄莱官复原职。仍交由穆红统领。留在金帐下听用。
冬去春來。渐渐又是春残。一日。杨昊挎刀巡视。眼见各营辕门前车水马龙。无数军士套着骡马车进进出出。问之才知道是出营取水的水车。杨昊道:“各营都打有水井。何故还要出营取水。这等杂乱喧闹。不怕予敌以可趁之际。”东方兰道:“入夏來连续天旱。各营中所打水井。水量骤降。水不足用。不得已出营取水。”
杨昊不言。随着取水车望西北而去。行出约十里。见一处缓坡上。连续打有十余座水井。水井两边。取水的马车來來往往。虽多却不乱。杨昊以鞭指道:“只这一处有水吗。”东方兰答道:“说來也怪。方圆三十里地。不知打了多少水井。只这一处有水。水量又旺。水质又甘甜。”杨昊闻言点头。纵马上了山坡。因见那十六口新凿水井如一条龙状排开。龙头方向正指向大石城。
正观看间。张伯中与几个僚属徒步上了山坡。见了杨昊急忙趋來。杨昊丢下东方兄弟同张伯中等上坡顶。眺望大石城。问张伯中:“此城中有大泽。不知可供几日用水。”张伯中笑道:“那水混如泥浆。满是杂草、萍、藻。城中百姓在泽中洗刷溺桶。但有死猫死狗死猪也往里丢。怕是一口水也不能喝呐。”
杨昊闻言心喜。仰望着头顶热辣辣的太阳。又望了眼远处那座热腾腾的城池。喊來东方兰。道:“吩咐军需。沿城墙外三里地。每隔百丈打井一眼。”说完便打马回营。尘烟散去。军需向张伯中抱怨道:“我等已详细查过。城外四周唯此处有水。大统领要我等四处打井岂能得水。大人为何不报。”
张伯中冷笑道:“圣意难测。你只管从命便是。”
月余。沿四城打井数百口。皆无水。众官恐惧。嚎啕求拜于军事帐下。张伯中问明缘由。却笑道:“此乃天意。与尔等何干。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