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东征(1 / 3)

加入书签

孟明的突然被俘让停泊在丰安城南河面上的天德军水师一时进退失据冯清风与朱箜商议之后决定将大军东撤五十里屯驻在三条河道会流的地方冯清风向王峰密报军情将战败责任全推在孟明身上指斥他轻敌冒进不听劝阻

对孟明的这次突袭杨昊早有预料情报來自情报室隐伏在中受降城的内线但杨昊对沿河几十座戌堡烽火台同时哑火还是感到异常震惊倘若不是内线提前传回了情报自己岂不是稀里糊涂的做了孟明的俘虏

孟明之名他早有耳闻天德军变乱让已经卸甲从商的孟明一举成名他先帮白水狐扳倒武圭豪随后又与王峰联手暗杀白水狐迎立王奔主政翻云覆雨无往不胜完全当得起天德军第一大将的美誉

王峰派出了他最信任的大将和三个营最精锐的士卒这是孤注一掷的打法以天德军的现状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过杨昊现在有的是本钱这种赌命的玩法他已不屑一顾了

就在孟明被俘的当天他即下令以同参谋将军朴恩俊为主将以索额的破虏营为主干抽调各营四十个哨组成丰安旅跨河东征天德军东征的目的有三:第一赶王峰下台扶植温和派上台执政;第二占据天德军境内各战略要地如大铜川、牟那山、呼延谷、中受降城等处防备蛮黑部;第三攻占天德军水师基地五柳湾逼降天德军水师

天德军此时还有兵马近万人丰安旅不足五千兵力悬殊近一倍但丰安之战已经证明三千天德军精锐如同纸糊的老虎不堪一击天德军后方那些老弱病残更不在话下

杨昊对东征充满必胜的信心还源于对天德军地形和民风的掌握几个月前出兵平息天德军变乱时情报室零距离地查勘了天德军的每一寸地方绘制地图之详细恐怕王谦重生看了也大喊不如再加上撤军时隐伏下來的数百密探此次出兵胜券在握

杨昊最担心的还是西北方向自半个月前天狼军在巨石堡附近转悠了几圈后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这让杨昊既惊异更紧张这些天沿边各营侦察队侦骑尽出四处打探情报室在回鹘境内的密探由四十人激增到三百人各种手段用尽却就是找不出这支两万人的大军究竟身在何处

为了防备天狼军的突袭杨昊以虎营为主干抽调永丰、警二、丰州三营骑兵组成永丰旅任命于冲冲为主将王群为副将全旅总兵力一千五百人驻扎在永丰作为支应边境的机动力量此外三城民军分发武器加紧训练准备迎敌

……

东征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天德军境内数十军寨天德军迭经战乱人心思定士卒毫无战斗意志百姓更加厌恶战争丰安旅所到之处村寨团结兵丝毫不做抵抗就整寨整寨的投降或逃亡连连挫败后为了挽回败局王峰决定孤注一掷他将牙军主力及前军四个主力团共两千人交给王赟、王弼兄弟命二人在牟那山南与丰安旅决一死战

这是开战以來东征军遇到的最强硬的对手此时丰安旅在接收了天德军部分降卒后人数已经发展到了七千余众七千对两千决战时机已经成熟朴恩俊和索额商议后决定集中兵力正面迎战彻底打垮天德军的士气

两军摆好阵势后天德军派出小股轻骑兵过界骚扰丰安旅则还以密如雨滴的弩箭骚扰的轻骑兵沒有占到任何好处丰安旅的长弓队随即开始袭扰天德军本阵引起了一阵混乱王弼命督战队斩杀了一批惊慌失措四处乱窜的士卒稳住了阵脚

朴恩俊命左右两哨骑兵开始迂回骚扰同时出动了他的杀手锏披甲步兵阵

披甲步兵阵是仿照河东军“铁盾甲”组建的人数近五百所披战甲一半缴获自河东军一半为西宁军军械司仿制与“铁盾甲”主要是用來对付步军和攻取营寨不同西宁军的披甲步兵阵主要对手是骑兵除装备近一人高的铁盾、适合近身肉搏的弯刃刀还装备着一丈长的枪矛和勾枪

当然要想在战场取得胜利光靠步军还不行披甲步兵阵的后面还有弓箭兵和长弓队左右则是“装甲骑兵”“装甲骑兵”身上的护甲比轻骑兵要厚实比库鲁伯家族的重装骑兵要轻跟回鹘林中部的“铁面机勒”大体处在一个等级

开成元年时朴恩俊奉命出击林中部取胜后曾经用俘虏的“铁面机勒”编成两个铁面营后因他因遭杨昊猜忌被调回丰安后方铁面营随即解散天德军变乱时于冲冲指挥河东“铁盾甲”几次打败杨昊让杨昊大为震惊

战后他授意参谋司研究组建自己的重甲步军朴恩俊仔细研究了“铁盾甲”后认为这种重甲步兵更适合与步军作战或者用來夺取野外营寨而用于对付骑兵则缺点太多他提出将重甲步军、弓弩手、装甲骑兵三者结合起來扬长避短组建一种既可配合大军共同行动又可以独立作战的新战术单位披甲步兵阵

杨昊采纳了他的意见授权他着手建军朴恩俊耗尽心力建起了第一支披甲步兵阵虽成军时日尚短彼此之间的配合还不算十分默契但在历次演习和东征开始后的历次实战中已经展示了其巨大威力装甲骑兵抄袭了“铁面机勒”和库鲁伯重装骑兵的创意战马带着面具面具上画着骷髅头

披甲步兵击鼓、砸盾、呐喊向天德军挑战天德军骑兵开始了第一波冲击

披甲步兵扎住阵脚铁盾之外竖起密如雨林的枪矛钩镰枪和砍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