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意外发现(1 / 2)
赵佑愕然地张了张嘴,半晌后伸出糙手轻轻的拍了拍崔飒的肩膀。
“兄弟,俺老赵嘴笨,讲不来安慰人的话,但是既然认了你这兄弟,俺就不能看着你就这么白白的被砍了脑袋,今天不管兄弟你要上刀山还是下火海,俺老赵都奉陪了!”
赵佑也说越激动,丝毫没有察觉手上的力气用的越来越大,崔飒弱不禁风的身子骨那里经得起这般的捶打,苦丧着脸道:“大哥,你再这么拍,只怕我连明天都挨不到了。”
赵佑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一旁的沈媛看着嘻嘻哈哈的赵佑,牙有些恨痒痒的,有这老东西在,气氛怎么都严肃不起来,实在是有些恼人。
“赵大哥,上到山下油锅倒不用,我倒是想请你帮我个忙。”
“婆婆妈妈的干什么,想什么就说。”
“我想去官仓看看。”
“啊?”赵佑愣了一愣,随即把好奇的目光投到了沈媛身上,神情有些不解。
沈媛抿了口茶水,淡淡道:“不用了,我昨天就派人去看过了。”
崔飒一惊,这女人动作倒是够快。
“有什么发现?”
“你可能要失望了,同州的官仓是个空壳子,一粒米的都没有,根本藏不了东西。”
“什么?!”听到这荒唐的话,崔飒大吃一惊,转头疑惑地看着赵佑,等待着他的解释。
“老弟啊,你瞪俺也没用,这可不关我的事。同州每年的收成,除了上缴给朝廷的那部分,其余的都被刘嗣忠倒卖掉了,这同州所有的米粮店几乎都是属于他的,有时他甚至连同州的军粮也敢动手脚。”
崔飒越听越是诧异,这刘嗣忠到底是什么人,这般的胡作非为居然依旧能坐得住同州刺史这个位置,这人的手段绝不简单。
“他这样乱来,就没人管他吗?”
“哎,不是俺不想管啊。。。”小心地瞄了一眼沈媛,见她垂首静静地喝着茶水,似乎并没有限打断自己的意思,赵佑这才放心地说道:“这同州上下谁不知他刘嗣忠就是个土皇帝啊,他犯下的事儿哪里是用嘴巴说得完的,但是能拿他怎么办?俺老赵也不止一次撕破脸皮向上面告过状,但是每次都被没有理由的打回来,几次过后,俺就是再笨也明白了,这胖子后台硬,一般人动不了他。俺只是个折冲都尉,根本斗不过他,估计这胖子也是很久前就看我不顺眼了,所以这次才设计陷害我。”
崔飒诧异地看了一眼沈墨,奇道:“这刘嗣忠到底什么来头?”
沈墨没有敢直接回答,二十先转头看了看身边的沈媛,见她点头同意,这才开口道:“皇上身边有个老太监叫刘温,他从皇上起事第一天起就跟在了皇上身边,而且还在一次乱战中舍身救过驾,自己却因此断了子孙根。皇上心中愧疚,便对刘温本人以及他后收的义子百般照顾,而刘嗣忠,正是那个太监的义子。他本是一个志高才疏的学子,屡次科举失败之后潜学钻营之道,后来花言巧语讨得了刘温的欢心,刘温便收了他作义子。攀上刘温这棵大树之后,刘嗣忠行为越来越乖张出格,终于在八年前闯下了大祸,皇上念及刘温的面子,并没有一棍子打死刘嗣忠,而是把它贬出长安,放到同州做了个芝麻小官,但是凭借刘温强大的人脉和他自己炉火纯青的钻营之道,没几年就爬到了刺史的位置。”
听完沈墨的解释,崔飒心头一片冰凉,这么顽强的一颗钉子,自己拔得动吗?尽管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他,但是没有一个是决定性的证据,想靠莫须有的罪名抓住他,看样子只能是天方夜谭了。。。
沈媛吹了吹杯中的茶水,抬头看了一眼眉头紧锁的崔飒,似是看出了他心中的忧虑,淡然出声到:“刘温昨天已经自己请罪去天牢等死了。”
话音一落,崔飒和赵佑的眼睛立马变得贼亮贼亮,主人倒了,狗还欢得起来吗?
这边赵佑似乎想到什么东西,小心翼翼地问道:“我说老弟,你们几个前前后后的都要看官仓,到底是想找什么?”
看了一眼沈媛,见她点头同意,崔飒这才低声道:
“我们发现了左武卫长史的尸体,是他的手心处握有一些水稻的谷子,所以问我刚才在想,这银子会不会被刘嗣忠藏在存粮的官仓里。”
“水稻?!”赵佑张了张大嘴,脸上满是讶色,“兄弟,这你怕是找错方向了,俺是泥腿子出身的,这方面再清楚不过了,同州附近能种水稻的地方实在是稀少,大多是以粟米为主,所以就算官仓里有粮食,只怕也是粟米而不是大米吧?”
没有水稻?崔飒心头一凉,那他手心的谷子到底是哪里来的?
崔飒正愁眉不展间,却见门外匆匆跑进一名小兵卒,迎头拜道:“大人,小四他们遇到麻烦了。”
“臭小子!”赵佑狠狠的伤了小兵卒一个爆栗,怒道:“眼睛看什么呢,没看到公主在这里吗,还不磕两个头!”
小伙子摸了摸剧痛的脑袋,这才抬起头来,刚准备向椅子上那女人拜下去,不想余光偶然瞟到了一下她的脸庞,小伙子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