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八十七章 崔仁的烦恼(1 / 3)

加入书签

明亮的灯火,将雍容华贵的房间照了个通透,纹龙浮雕的书桌上,堆着山一般的折子,书桌前的崔仁一脸的倦容,有些心不在焉地翻着折子,每本只是粗略地扫上几眼,并未进行认真地批阅。

身后的刘温低垂着眼帘,默默地看着崔仁焦躁的背影。两年间,刘温又变得苍老了许多,皮肤像是彻底被晒干了的橘子皮一般,皱地让人害怕,腰背已经有些微微佝偻,只是那细小的眼皮缝中,依稀还能看出淡淡的精光。

下首处,一名年纪稍大的中年官员也是静静地坐在特赐的位置上,脸上的表情,却多少也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大半夜的被皇上叫到这来,却半天没有理他,茶水都几杯下肚了,依旧不见他搭理自己。

终于,崔飒将手中的折子往桌上一扔,抬起了头,伸手轻轻捏了捏眉心,让疲劳的眼睛稍稍放松了一下。

“苑颖南,都这么久了,你还是打算用沉默来回答朕?”

中年官员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尴尬地回道:“皇上,不是臣不愿回答,而实在是皇上您的问题给的太。。。”

崔仁瞥了一眼,脸上有一丝淡淡的不悦,“太什么?”

“皇上,您的心愿臣明白,但是俗话说欲速则不达,科举一制自前朝开设以来,如今已可以见到初步的成效,皇上何必要。。。”

“存在不代表他的完善,朕又不是让你废掉科举,只是让你完善而已,你有这么为难?”

我的祖宗诶,你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个不小心就里外不是人了,往上肯定免不了得罪那些门阀大族,往下要是弄个不好还有可能会开罪那些莘莘学子,那里是说改就能改的。。。

苑颖南略微有些嘀咕,但是对于崔仁的这番心思,他打从心底敬佩,为帝者,能为了千千万万的寒门学子这般伤神,这样的统治者,才是天下之福。

“皇上,科举一制,牵连甚大,稍有动作,便会波及天下千千万万的学子,暂不管今后的动作到底是利是弊,光是过渡期的阵痛,就有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崔仁有些黯然地垂了垂眼帘,轻轻地叹了声气,心里也不好意思再去责怪苑颖南,毕竟这事,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得到的,可要是继续维持现状。。。虽说科举制度自前朝实施以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阶段门阀势力百足不僵的势态,依旧让人寝食难安,每次的科举,那些千辛万苦走过独木桥的寒门士子们不等殿试,甚至不等会试结束,早已被各大门阀用各种手段给给拉拢地七七八八,来日殿试选出的人才,基本已经不是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而是被刻上了各种各样的烙印。科举制虽然改变了门阀世袭官职的陋习,却逼着他们想出了抢人的办法来变相维持自己家族的势力。

另外一个问题,科举的出现,给了众多寒门士子出人头地的希望和机会,但是那些十载寒窗出来的书生,空有满腹才学,却多半用在了吟风弄月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内容却空泛之际,每次的策论,内容可取者,百中仅一二,甚至更低,这样的人就算笔头再华丽,真正放到了地方或者朝廷上,办实事的能力远远不会令人满意,于国于民,这都是一个隐患。之所以想让苑颖南帮忙探索改革科举的制度,也正是出于以上两个原因,作为大周的开国皇帝,他必须为子孙建立起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才能让子孙更好更轻松地管理着大周的江山。

可惜,谈何容易。

漫不经心地又拿过一本折子,随便扫了一眼,轻叹道:“刘温,你说朕是不是太贪心了。。。”

刘温佝偻的身形微微一晃,微合的眼皮终于抬了起来,苍凉的双眸中,点点精光时隐时现。

“皇上,这样的贪心,乃是天下之福,老奴倒是希望皇上多多贪心些。”

“你这老货。”崔仁轻轻地笑骂了一声,这记有意无意的马屁,让他的心情稍稍舒畅了一些,近来压在心头的烦心事实在是让他有些喘不过起来。

“苑颖南。”

“臣在。”

崔仁又揉了揉眉心,声音里的疲倦已经变得十分明显。“这件事你继续给朕想,不管花多少时间,一定要给朕一个交代。”

苑颖南颓着脸,面上满是不情愿道:“臣遵旨。。。”

“还有。”崔仁看着他苦丧的脸,沉声道:“这件事,绝对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否则朕要你脑袋!”苑颖南吓得胸口发闷,刚想开口应下,却又听他补充道:“当然,你那宝贝女儿可以例外。”

苑颖南一愣,不解地看着一脸严肃的皇上,“皇上您的意思是?”

“你们家那个女儿,朕是知道的,一身才学端的是不让须眉,斛珠那丫头嘴里很少念叨别人,但你们家那个冒出来次数却着实不少,说是她若为一介男儿,必定是安邦定国的栋梁之才,朕倒是想借这次机会看看,你那宝贝女儿是不是真的有斛珠说的那般奇才。”

苑颖南当即被吓出一身冷汗,心中咚咚地跳个不停,家里那丫头他是太清楚了,脑子是好使,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