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九十八章 收缩围捕(1 / 2)
三天的搜捕没能将卧虎抓获,公安方面将矛头一致对准了血狐大队,认定是欲要将犯人放跑。并且他们还有佐证,那就是王陆军下令将他们的枪给下掉。
上级领导在经过碰头之后,立即将军区特种大队调过来展开对卧虎的搜捕,令血狐大队进行协助。
对这项决议,王陆军保持沉默,服从上级的命令配合军区特种大队进行搜捕行动。有些事情他没有看到,可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只能选择不知道,这与违抗命令无关。
军区特种大队在卧虎刚刚出现的时候赶来是接到情报的,原因就处在卧虎从太平间院内走出来吓到的那个医生。
受到惊吓的医生不知道脑子那一根筋不对,惶恐之下拨打了110把刚才碰到的恐怖事件通过报警的形式说了,然后在警察的详细询问下把卧虎的身高体貌以及穿着的衣服说的一清二楚。
敏感嗅到这个突然从太平间出来的就是莫卧虎的警察,立即与特种大队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判定莫卧虎再次返回医院,于是迅速调兵进行追击。
此时的卧虎背着枪已经逃到了后山上,自己给了自己一枪的才子碰到军区特种大队之后,一口咬定是卧虎抢了他的枪然后击伤他的。
对于才子的话,那些特种兵不得不选择去相信,因为有才子腹部的一处枪伤。这么一处枪伤,就排除才子相助卧虎逃跑的事实。
目标锁定后山,特种大队开始实施对后山的向心式搜索,力求以地毯式的搜捕将莫卧虎捉拿或者击毙。
这种所谓的地毯式向心搜捕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山围起来,然后由山外拉开撒网,慢慢的收缩阵型,最终平平推移到山的中心位置。这种情况下范围分子根本就插翅难飞,因为没有可供穿插的间隙。到了最后只能是越跑越往里面跑,直到没有空间为止。
后山不是很大,但也不小。
特种大队的兵员自然不够,于是当地的武警部队和大量公安干警编入搜索队伍,形成一张圆形的网朝山的中间进行推进。
特种大队则是三人一个战斗小组,按照一定的间隙混合插入搜索的队伍,彼此间保持无线电畅通,随时进行情况互通报告。
大规模的搜索开始了,从空中来看极为壮观,山脚下站着长串的人将整个山头包围起来,随着推进,整个圆圈越来越小,收缩的越来越紧。
置身于包围圈中的卧虎也感觉到压力倍增,只能说一点一点的朝山里走去,并且不间断的观察搜索而来的队伍,一时间也没有好的办法。
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搜索的队伍,倘若他要抢先进行攻击的话,必然会暴漏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搜索队形可瞬间变成一道联防队形,同时当中的特种兵会立即汇合采取行动对他实施步步紧逼,最终把他给逼到绝境的道路之上。
怎么跑,这是卧虎面临最大的问题。
这里的山林不比沙漠或者西南地域的山林地,亚温带山林地形看似复杂,其实并不太复杂。这里的植物尽管也比较茂盛,但是没有亚热带地形的高大冠状常青乔木。也就是说这里的地面还是地面,没有堆积多年的树叶,地表裸露面积大,山林可视程度高,会给藏匿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
千万百计一而再再而三进行逃脱的卧虎自然不甘心落到对方手里,于是他决定寻找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作突破口,然后直接突围冲出。
只是相对薄弱的突破口非常难以寻找,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三名呈战斗队形的特种兵,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难以进行强行突破。
特种兵采用的是前三角攻击阵型,分成三个位置借助山林的各种掩体推进,而且推进到现在为止,已经变成了两百米距离上洒下一支三人战斗小组,相互之间的联防效果更强了。
实在想不出更好办法的卧虎决定采取游击战,在运动中对首要的特种兵实施打击,先将他们的力量进行消弱。
游击战,也就是所谓的运动突袭战,在运动中突然袭击。这种战法在我国抗战的历史上曾为制胜的法宝,只是名字叫的不一样,但效果确实基本相同。
决定采用游击战的卧虎开始在山林中急速的运动侦查,将相对最为薄弱的环节找出,然后借助击伤特种兵来达到他的目的。
山林东侧的搜寻队伍缓缓向山林中央移动,三名特种兵早在最前面,细致的观察树杈、草丛、山石背后可能隐匿的犯人。
他的的动作很专业,穿着作战靴的脚步即便是踩在树叶上也基本发不出任何声音,枪口始终对着视线到达的点,以期望瞬间发现犯人的时候实施火力打击。
卧虎悄无声息的趴在面向东侧的搜索队伍正前方,将枪口缓缓伸出来。他的身上披着一件用地上的杂草编制的建议伪装网,头上也是用杂草编制在一起的伪装帽,整个枪身也都被杂草细致的包裹起来。
完成伪装的卧虎就像是一堆杂草一般丝毫不起眼,让人很容易就忽略他的存在。
十二点钟、一点钟、十一点钟。
三名走在最前的特种兵身形暴露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