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丰秋节(上)(1 / 2)
李家村村头的山坡上有一大片桂花树,现在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整个村子都笼罩在桂花浓郁沁人的芳香中。
我最近在床上养伤,睡得比较饱,早上醒得也早一些。卓子衿为了方便晚上照顾我,给我端茶送水什么的,所以和我住在一个屋里,只不过他没有跟我睡同一张床,而是在离我的床一丈远的地方打了地铺。
卓子衿睡得很浅,我这边稍稍翻动一下身子,他就睁开眼睛看着我问:“潇潇,怎么了?”
我说:“没事没事,就是睡不着。”
卓子衿微微皱了皱眉,面上有些许朦胧的睡意:“才刚寅时,多睡一会。”
我撇嘴:“要睡你睡,反正我睡不着。”
卓子衿没奈何,起身披上外衫对我道:“你先等着,我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给你拿些过来。”
我睡不着确实还有一半原因是饿了,笑眯眯的点头,故作漫不经心的提起:“不知道昨天晚上吃的那个桂花芝麻耨米糕还有没有……”
卓子衿心领神会,穿好衣服带上门出去了。
我躺床上兀自出神,算了算日子,洛阳兵器大会应该就在这两天举行了,可惜我这倒霉催的,千赶万赶还让人给射了一箭耽误了时间。既然参加洛阳兵器大会无望,我也不死脑筋老惦记着。
听李水水说,我们现在在安徽境内的,还没到河南,离洛阳远得很,也不知道兵器大会的结果什么时候能传到这里来。
谁能技压群雄,拿到那五十万两白银,五千两黄金和洛阳铸剑大师——欧阳虚亲铸的湛龙剑我并不关心,我在意的是生死不明的宫澈会不会在那里出现。
就算我现在没法赶去参加,只要确定宫澈还活着,我就能去找他问个清楚。不过,如果宫澈真的去了洛阳兵器大会,只怕扬州武林大会的悲剧又要重演了。
卓子衿去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就回来了,手上只端了一杯白开水,没有我特意让他给我拿的糕点。我不满的瞪着他:“你就这样对待一个为你受了一箭的女侠么?”
卓子衿过来在我的床沿坐下,不慌不忙说:“李姑娘说早上吃甜点以引起胃酸,对身体不好,喝杯水湿润一下肠道,一会儿就有桂花粥喝了。”
我奇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李姑娘这么早就起来了?”平常她可都是卯时才起来给我们做早点的。
“李姑娘说,今天是丰秋节。”卓子衿把水杯递给我,解释说:“顾名思义,就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是李家村传了十几代的一个习俗。”
我眼睛一亮:“有趣么?”
“不知道。”卓子衿笑:“李姑娘要是同意的话,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吃早餐的时候,我特意让卓子衿扶我下了床。李水水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让我注意一点,手不能使力,免得牵动还在长新肉的伤口。
早餐比往常丰盛很多,足足摆了十二个盘子,而且每一样都是以桂花为主题做的。有桂花包子,桂花汤圆,桂花酱饼,桂花糯米藕……
李水水说,每年的丰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做出自己拿手的糕点菜肴,拿到村头的桂花林中和大伙一起赏月品尝。所以她做这么多以桂花为食材的点心,就是为晚上的丰秋节准备的。
我就喜欢凑这种热闹,一听说丰秋节上有歌有舞,还有免费的晚餐,胸口的伤也好了大半,软磨硬泡终于征得李水水的同意,晚上可以和卓子衿一起去参加。
晚上,夜幕一降临,原本安静的村庄渐渐热闹起来,家家举着火把,提着食盒,携老带幼,有说有笑的往桂花林前进。
姓王的小伙子一大早就来了李水水这里,就等着晚上献殷勤,帮着李水水提食盒。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我总觉的今天那王小伙黑黝黝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比以往还要晃人眼。
因为我的伤还没好透,又有李水水在旁边监督,所以卓子衿扶着我慢悠悠的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不过尽管是这样,卓子衿这张祸国殃民的脸蛋还是为他引来了很多姑娘们的关注。那些姑娘大多都是十五六岁,还没有出阁。村野间长大的孩子没有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矜持端雅,但多了几分大胆的热情。有好几个跑上来,腼腆着一张比花还红的脸,二话不说,塞了一朵连枝带叶的桂花在卓子衿的怀里,转身就跑。
卓子衿不失礼节的微笑,逐个谢过,殊不知,他这一笑又把多少姑娘迷得七荤八素。不过,他因为扶着我,拿着花不方便,扔掉的话,那一双双眼睛都望着他,岂不太伤人家的心。于是他就把收到的一摞花递给李水水,让她帮忙拿着,还说:“麻烦李姑娘明早用这些花来熬桂花粥。”
李水水含笑接过,意味深长的对我说:“陆姑娘,卓公子如此受姑娘们喜欢,待会你可要看紧了。”
我特豪气的一笑,拍着卓子衿的肩膀说:“没事,他要是敢不守妇道,我回去就一纸休书把他给休了。”
李水水和王小伙对我说话的这调调早就习惯,王小伙摸着后脑勺憨憨的发笑,李水水拿花遮住半张脸,也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