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揪心、悬赏造势(2 / 2)
深思?”
“准了!”
“哈……”
唐家办事,素来简洁明快。
唐家论学宴,是接待天下名士的最高礼节。司马长亭接到唐戬传来指令:选择建康城的知名说书人参加今晚唐家在客栈举办的论学宴,不少于二十人。便立马拟定名单,派出礼仪卫队八方出动。
夜色朦胧,唐家客栈的西侧四合大院,四周屋檐的灯笼密集点燃,照得内院通明一片。院中中间是一张两丈见方的大草席,八盏风灯分布四边四角。风灯之外,也是草席铺地,面朝东方连成一个凹形图案。
草席上,等距离设一土陶酒盆和盛有清水的木盆,三尺宽间距,权当席桌。左边酒盆里有一长把木勺,右清水盆边有一新的白色细麻布折叠成方块搁置。
陆陆续续到来的说书先生一进到内院,都是面向大草席自由择位,席地而坐。无不紧闭着那张口便是天花乱坠的嘴,sao miao着同行,遇着相熟之人含笑点头,打个招呼,静等开席。
说书先生们多半是寒门学子,遭士族鄙视。虽多学善识,但却不为朝廷所用。少部分是北方流浪而来的士族落魄子弟,因朝中无人,无奈沦落,说书为生。
这些人大多是心高气傲之辈,不甘老死乡野。于是,早年四处游学,盼望能遇伯乐而扬名出仕,所以积累了丰富素材。在报国无门,仕途无望之后,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改编,形成说书题材。
由于说书还可以获取一定的收入,于是就形成了寒门学子的一种职业。加上在听书人中还可以获得一些消息,经过改编又变成了自己的题材。因此,他们便成了知道隐秘最多的一群人,被誉为消息灵通人士。
近三十位说书人落座没多时,鼓乐声起,欧阳长亭陪着左右卿老,悄然落座在说书人之间。一色青裙,手挽红色披肩的八名舞姬从东方袅袅而来,仿若凌波仙子,水波不惊地上了中间大草席,随着音乐节拍起舞,摇曳魅惑,队形多变。
乐舞之中,一对仆役托盘而来。一席一托盘,依次摆放。托盘里,一盆清炖鸡、一碟烤羊排,一叠饼,两只碗,一双筷。刹那间,肉香弥漫,人人闻之馋虫欲动,满口生津。
一个身高七尺有余,身穿白袍,已过不惑之年男子却学士族潮流,刮尽胡须,敷粉点朱,手捧陶碗,环视四周,施施然地走到舞姬身前朗声一笑:“鄙人乃唐家客栈掌柜唐无咎是也,谨遵郎主指令,设夜宴招待各位大才,庭院山风,粗茶淡饭,略献歌舞,增添情趣,若有不周,尚请海涵。诸位,舀酒,共饮一碗。”
唐无咎话音一落,司马长亭端起酒碗站起身来,高喊道:“诸位贵客高朋、同门学人,不嫌唐家寒门而赴陋宴,实堪可贺!来,吾替郎主为诸位高朋远来,共干素酒一碗!”
“干——!”
全场轰然,大碗叮当,笑声一片。
酒过三巡,舞姬退场。
靠嘴吃饭的不少说书人渐渐不再拘谨,先是相熟之人互相打趣,妙语连珠。接着便有人提议行酒令,赢得一致赞同。刹那间,宴席气氛远远超出任何山珍海馐的豪门大宴……
时至亥初,繁星点点。
唐无咎又至中间草席,对各位说书先生团团一拱手,笑道:“诸位大才,请观一出《婢女鬼门走一遭》之惨剧,尚请诸位观看后再加入自己的见识,明天见于说书社宣讲,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婢女鬼门走一遭》?”所有人尽皆惊讶。
“实情告知诸位,此乃唐家今天下午发生之事儿,由唐家舞姬亲自为诸位演绎一遍。”
唐无咎不愧是客栈掌柜,很是会吊胃口。他见各位说书先生似乎兴趣缺缺,才哈哈一笑,朗声道:“郎主传令:凡诸位将这事编撰成故事传扬者,每天有金饼十枚作酬劳。十天之后诸位还可将说书本子投到鄙人这里,郎主将根据本子筛选出三个等级,分别奖赏。即:魁首奖一名,黄金十镒,榜眼奖两名:各黄金三镒,优秀奖五名,各黄金一镒。诸位可否满意?”
“啪……”近三十名说书人无不拍手,高声欢呼道:“唐家仁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