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虚掩实、冒冷汗(2 / 3)
一场叛乱下来,哪怕现任族长之唐荣不死,可这唐家衰败之大罪,也让他无颜再占着茅坑不拉屎。只要姥姥大姐点头,自己这一脉囊刮姥姥、族长大权为一体就会水到渠成,如果拒绝……唐不杀一惊,觉得自己有些太异想天开了。
他眼角一扫唐睿,见仿若女孩样儿的唐睿嘴角微翘,沉静危坐,完全没有小孩儿那躁动不安之特性,还眯着眼睛望着他,神色很坦然……这还是个小孩儿吗?难道他真是神仙下凡?
似乎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他da an。
这是什么情况?
唐不杀心里一紧,脊背一麻,忐忑暗忖:莫非他们已知道老夫和唐不语联手,将四分之一雪盐不进库而合伙赚外快之事儿?不然为何要将经营几百年的下游市场拱手让人?
知道又如何,谁不喜欢赚外快?嘿嘿,那是仆役们超时劳作而出之盐……去他娘的取消奴隶制。让那些仆役吃饱喝足就够了,还实行什么三十五刻日作制,七天歇息一天制,完全是狗屁不通!有姥姥撑腰我怕谁?
唐不杀想到这,愉快地笑了。
他露出一嘴的黄牙笑得很傻,完全是一副我很喜欢,我很惊喜的模样淡然道:“雪盐若销往北地,得靠私盐贩子,可难有大量,唯有交给北魏官府才能消化海中州产量。”
“北魏战乱,官府权威已荡然无存,一切还不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说了算……”唐睿笑眯眯的眼睫毛很弯、很翘、很长,仿若两把纸扇摇动着敲打道:“叔祖来往于两淮之地,对中原地带很是熟知,不知是想将海中州雪盐让给那些军阀去获利呢还是交给盐城商贾去贩卖?”
唐不杀心中咯噔一跳,心道:私下对盐城供货的事儿莫非泄露了?不可能呀,从一开始就是一半儿出自唐家盐库,一半取货于私货船,他们怎么会觉察?
遂大大方方一摊手,表示自己问心无愧道:“盐城盐商聚集,根深蒂固,渠道很广,若交给他们去销倒也是一条可行之路。可唐家之利呢?总不能没利润白干吧?可若价格高了,他们还是会继续自己熬,自己销的!”
“传言海中州依旧是六十刻劳作制……”
“谁说的?大郎切莫听风就是雨!”没等唐睿把诈语说完,负责海中州盐场的唐不语当即咋呼起来。望着唐戬问道:“三郎,老夫虽每月只去海中州一趟,但那儿完全是按照三十五刻工作制执行的!”
“阿睿呀,你听谁说的?”唐戬转过脸来,望着唐睿问道:“老爹每月去一趟海中州,没有人说是六十刻工作制呀?”
一只注视着唐不杀脸色的唐睿暗中一叹:老爹与阿娘真是一对活宝,大咧咧的秉性还真不是个合格的管理者,你刚才没见唐不杀的脸色变了又变吗?
定额产量是没有猫腻,但若加班呢?
虽知当初制定的日达标产量是按三十五刻日作制制定的,按这个时代当惯奴隶之人对强者无条件服从的尿性,他会对你这不管他们死活的郎主告状吗?何况唐不杀是唐姥姥父亲的嫡系儿子?稍加收买,就可架空了你这位郎主在海中州的权威。
心中有数的唐睿没资格,也没权利在这个时候对唐不杀发难,更不可能干出捡芝麻,丢西瓜的傻事儿。只要守住唐家之根,其他一切都是浮云。于是,便望着唐戬傻笑道:“老爹,我是瞎猜的!”
言讫,便站起身来对唐不杀和唐不语作揖不已,自责道:“阿睿给两位叔祖赔礼!睿儿想到建康城都说工坊仆役是六十刻劳作制,便不由自主问出来了,阿睿实在该打,可阿睿最怕疼了,尚请两位叔祖海函!”
“哼!”唐不杀冷哼一声,扭头不理,可他那加速的心跳还没正常,浑身汗津津的很不好受。心道:老夫怎么觉得这童龀很可怕呢?
唐不语故作大方,呵呵一笑,却摇手敲打道:“阿睿别见外,你十一叔祖就是这个脾气,呵呵,这是商议族务大事儿呐,今后后切莫乱说话,知道吗?”
“是,是!”憋气良久,才让自己脸红的唐睿弯腰不已,讪讪坐下。
唐不笑不知道为什么莞尔一笑,大喇喇地咋呼道:“阿睿呀,新式帆船已经写出初步期操作规范手册了,找个时间到叔祖院里来坐坐,咱俩喝酒聊天。”
唐睿明白:这是十九叔祖在故意岔开话题,化解他挨敲后的尴尬心态。不由感叹:这位十九叔祖还真是个一脸猪相,心中敞亮的主儿啊!遂微笑问道:“两百名水手都试验过了吗?”
唐不笑故作不悦,没好气喷言道:“当然试过了,不然怎会写出操作手册!”
“呵呵!”唐睿佯装大乐,意有所指道:“这十三米长的单桅实验船,前部那长长的凹形进流段呈一个美妙的弧形,是为飞剪。加上长宽一比六的比例,故而船身修长,能够使艏部完全不起漩,所以航速飞快。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