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番外战舰简介5(1 / 2)
第二百四十一章:番外战舰简介5
且都是毁于日本鱼雷轰炸机之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两艘船在被弹后并没有立刻沉没,而是与进水“对抗”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1943年改装的重要一环,企业号在水线位置加装了防雷鼓包,覆盖全舰水线大约四分之三。
企业号的战时改装也折射出了太平洋战争的实际需求,即巨舰大炮时代已成为过往,航空母舰时代开始到来。在1942年的航空母舰大战之后,美鹰海军开始意识到防空对于水面舰艇的重要性,1943年末,企业号同其他战舰一道进行了武器升级,加装了20毫米口径防空炮、博福斯40毫米口径高射炮,同时,船上的火控系统也做了升级——5英寸防空炮和40毫米防空炮可以由雷达引导射击——这赋予了企业号全天候防御的能力。
1941年至1945年间,企业号的防空武器配置有很大的变化,在战争初期,尽管她搭载的各种长枪短炮显得极具魄力,但在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日本轰炸机时却派不上多大用场。一开始,企业号的主要防空武器是1.1英寸口径高射炮(Quad 1.1“ 75-Caliber Cannon),同时期装备 5英寸/38 倍径高射炮(5“/38 anti-aircraft gun)虽然射程远,但射速太慢,在火控雷达和近炸引信弹药列装前并不实用,而勃朗宁 M2 .50 口径重机枪(Browning M2 .50-Caliber Machine Gun)虽火力充足,威力又太小,顶多能在飞机蒙皮上钻几个小眼。
1942年春季,情况开始有所改观,海军决定为企业号列装厄利孔20毫米口径重机枪,事实证明,这些大口径的“小家伙”活力十足,在东所罗门群岛和圣克鲁斯群岛的作战中,被打下来的日本飞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20毫米口径机枪的杰作。
不过,厄利孔20毫米口径机枪(Oerlikon 20mm machine gun)也有其弱点,那就是射程太短,没法提前击落敌机,这时候就该博福斯40毫米口径高射炮(Bofors 40mmCannon)发挥作用了,这种炮在1942年列装企业号,用于替代原来的1.1英寸口径高射炮。
博福斯40毫米口径高射炮——连同5英寸/38倍径高射炮构成了中远距离上的火力防御网,到战争末期,除了原装的八座5英寸/38倍径高射炮外,企业号上新增了超过50门40毫米口径高射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企业号共获得了20枚战斗星(Battle Star),是整个二战中获得最多荣誉的战舰。
1943年,当企业号回国进行大修和改进时,她获得了“总统部队嘉奖”(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这是首次将该奖颁发给一艘航空母舰,她之后又获得了“海军部队嘉奖”(Navy Unit Commendation),成了二战期间唯一一艘同时搭载这两项荣誉的航母。
重生级复仇号战列舰,原型舰大和号战列舰,复仇号是二战沉没的大和号本身舰体。
数据来源于网络,作者已经和谐掉一部分敏感词语。
大和号原舰数据:排水量
标准排水量64000吨,试航排水量691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
舰体尺寸:舰长263米,水线长256米,垂线长244米,水线宽36.9米,舰宽38.9米,型深18.915米。
平均吃水:(满载)10.86米,平均吃水(试航)10.4米。
动力系统,动力12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传动4轴。功率主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倒车45000马力)。
航速:27节,推重比2.1马力/吨,续航7200海里/16节,储油量储油量6400吨。
装甲总重22895吨,主装甲带,中甲板以下410mm(硬化层135mm),外倾角20°
甲板,上甲板35~55mm,中甲板200mm。
炮塔前650mm,侧面250mm,顶270mm,炮座560mm
,底250mm。
弹药舱壁,顶270mm,底50~80mm,倾角25°。
机舱、锅炉舱,顶200mm,到舰底75~90mm,倾角14°。
武器系统
460mm/45倍口径主炮9门3联装3座。
155mm炮6门3联装2座(改装中拆除了两座)。
127mm炮24门双联装12座(改装中增加了6座)。
25mm炮156门3联装45座、单装21座。
13.2mm机枪4挺双联装2座,舰载机7架。
联盟共和国,打捞改进版数据。
标准排水量65000吨,试航排水量70000吨,满载排水量730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