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浪荡节度使(1 / 2)
身在扬州城的韩旭正过着悠闲自在的逍遥日子。。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щw.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汴京,一场围绕他无所事事的争论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
“启奏皇上,老臣弹劾淮南节度使韩旭渎职……。”
“启奏皇上,微臣弹劾淮南节度使韩旭行为不端,有失民心……”
“启奏皇上,微臣弹劾淮南节度使韩旭勾结江湖匪类,为祸地方……”
“启奏皇上,微臣弹劾淮南节度使韩旭荒‘淫’无道,‘私’自任命‘女’子为帅,扰‘乱’军心……”
……
刚刚平定扬州叛‘乱’,返京没几日的赵匡胤,原本是心情大好,走起路来都足下生风。李筠和李重进的死,给大宋其他各地节度使深深的敲响了警钟。以他们的现在的实力是再也无法的赵匡胤相提并论,赵匡胤羽翼已丰,他们唯有乖乖的当大宋的臣子。这不,这几日接二连三的传来那些原本处于观望之中的节度使,上表效忠的奏章,京城的各地进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崇元殿内,赵匡胤一身龙袍冠冕,高高居于龙椅之上,望着低下一帮出列之人,心中的怒气油然而生。
弹劾,又是弹劾,而且弹劾的恰恰是刚被他亲自任命的淮扬节度使韩旭,这不是当面打他的耳光吗?平定了大宋武将,这群不甘寂寞的文官倒是跳了出来,难道还要再整顿一次官场不成?一直以来他都是善待文人,更是将此立为国策,但善待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得寸进尺。
“御史大夫郦爱卿何在?”赵匡胤双眼微眯,开口问道。
朝堂上鸦雀无声。
“启禀皇上,郦大人今日抱恙在府,并未上朝。”范质出列拱手道,说罢微微扭头看了眼王溥,暗自叹息。
此次出列弹劾韩旭的,均是出自大宋御史台,几位御史联名弹劾,而带头的正是大宋右宰王溥。
范质不明白的是,他和王溥同为后周辅臣,又一同降宋,一向小心谨慎的王溥,怎么会冒如此之大不韪?御史台的弹劾,就连御史台大夫郦希亮都明哲保身,告假在府,而偏偏王溥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
“皇上,淮扬节度使韩旭之罪事实俱在,理当罢免,还请皇上明鉴。”王溥彷佛没看见老友范质的暗示,昂首‘挺’‘胸’,眼光直视那高高在上的赵匡胤,一副不罢掉韩旭,誓不罢休的样子。
“请皇上明鉴……”
一帮御史同声附和。
“哼。”石守信冷哼一声,出列道:“启禀皇上,淮扬节度使韩大人,孤身犯险,这才有我大宋一举攻克扬州之举。韩大人的忠心天地可鉴。御史台一面之词,岂可轻信,请皇上明鉴。”
“请皇上明鉴……”
在石守信的带领下,一帮武将立马跳了出来,高怀德,王审琦……个个为韩旭抱屈。
一时之间,朝堂上闹成了一片,御史台的文臣和朝廷的武将个个吹鼻子瞪眼,就差点掳袖子干架。
然而,好一阵吵闹后,两方的人马均发觉不对劲,不约而同的停止了争执,将目光转到那高高的龙椅之上。
朝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半响后,赵匡胤呵呵一笑,缓缓道:“诸位爱卿怎么不吵了?王爱卿,石爱卿,你们倒是说话啊?”
未带众人开口,赵匡胤突然面‘色’一变,怒气冲冲的说道:“既然你们不说话,那就……退朝。”
说罢,起身就走,留下一帮面面相觑的满朝文武。
……
文德殿内。
“啪……”
“一群‘混’账东西,只知道吵吵吵,朕要这些废物有何用。”赵匡胤勃然大怒,挥手将桌面上一叠叠奏折全部推到地上,骂骂咧咧不止。
院内的御前‘侍’卫,一个个缩着脑袋,胆战心惊,他们真不明白自己的顶头上司,御前‘侍’卫统领韩大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将一向和和气气的皇上气成这样。
“赵大人,小心,皇上正在气头上。”一名御前‘侍’卫对刚刚跨入院内的赵普小声提醒道。
赵普呵呵一笑,摆手道:“无妨。”说罢,径直跨入文德殿。
赵普一进‘门’,赵匡胤彷佛找到了宣泄口,指着桌上剩下的几道奏折,怒极反笑道:“则平,你来得正好,你给朕看看,‘‘浪’‘荡’节度使’。这才几天的时间,韩旭这小子竟然惹上了这么个称号,从古至今,也没有一个节度使有如此名声,真不亏是朕大宋的‘良臣’。”
赵普走上前,拱了拱手,捡起地上的奏折,随便翻了翻,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弹劾内容。于是,呵呵笑道:“皇上,韩旭想当官否?”
“从古至今,有谁不想当官?”赵匡胤随口接道,话刚出口,顿时楞住了,不由面‘色’一转,疑‘惑’道:“你的意思是?他不想做这节度使?”
“想。也不想。”
“此话何意?”
赵匡胤命人拿来凳子,文德殿内原本的凳子早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