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吾愿为一乞丐(2 / 3)

加入书签

“哦?不知还有何事让韩大人和皇弟如此谈笑风生?”李煜面‘露’奇‘色’,呵呵笑道。

韩旭狡黠的朝着李从善眨了眨眼睛,忽的站了起来,拱手道:“回殿下,刚刚本官和郑王殿下实际上是在争论。”

此言一出立马吸引了满场的目光,韩旭顿了顿,再次说道:“郑王殿下问及本官的宿愿?同样本官以此反问郑王殿下。”

“呵呵,有趣,不知韩大人的宿愿为何?”李煜似乎真的来了兴致,身子微微朝着韩旭这边倾斜,一副洗耳恭听的态势。

“本官的宿愿不提也罢,殿下和各位大人难道没有兴趣听听郑王殿下的宿愿?”

“韩兄……”李从善身子微微一晃,满脸的紧张痛苦之‘色’。

韩旭微微一笑,淡淡的看了一眼李从善,缓缓说道:“郑王殿下一心为国,十分敬佩当年的齐王殿下,而天下兵马大元帅,正是郑王殿下的毕生宿愿。”

话音一落,李从善顿时松了口气,面‘露’苦涩,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朝着韩旭连连摇头。

然而,满场文武却肃穆的朝李从善望来,就连李煜也不由面‘色’一正,缓缓点头。

当年的齐王李景遂,正是当今南唐国主李景的三弟。他自辞“皇太弟”的称号,而被李景册封为齐王,天下兵马大元帅。

“好,好,好,皇弟果然志存高远。”李煜点头赞道:“本王相信,凭皇弟的才学,定然可为我南唐天下兵马大元帅。”

“皇兄谬赞……”李从善赶紧拜谢。

李煜此言一出,满场的文武顿时侧目。太子发了话,那南唐将来的天下兵马大元帅非李从善莫属了。他们这时才第一次正眼打量起这位名不见转的年轻的南唐郑王。

李煜显然很开心,一连干了三杯,再次笑道:“不知韩大人的宿愿为何呢?”

“唉……”

韩旭一声长叹,双‘腿’一曲,再次落座,开口道:“说不出来也不怕殿下笑话,本官平身的宿愿并非位列朝堂,以及那‘食有鱼,居有所,出有车’……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无需锦衣‘玉’食;天为被,地为席,何须高宅大院;竹杖,芒鞋,车马何及?”

可惜,就是有人不甘寂寞,你要无视我,我偏偏就跳出来。

只见户部员外郎李平再次跳了出来,眼神直视韩旭,呵呵笑道:“听韩大人此言,似乎韩大人的宿愿只是做一介草民?”

“哈哈哈……”韩旭仰天大笑,直笑得所有人莫名其妙,这才摇头一字一顿道:“吾愿为一乞丐。”

“乞丐?”

……

此言一出,满场讶然,就连李平都楞在了当场。

半响后。

“哈哈哈哈哈……”

殿内爆发出了热烈的气氛,全场哄然大笑。李平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夸张的眼泪滚滚的流在他那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上。

唯有李从善依旧一脸的兴致,以他对韩旭的了解,他知道韩旭显然并未说完。

李煜莞尔后,察觉场面似乎不妥。就算韩旭如此说,做为属国的南唐似乎也不该对大宋使者哄然而笑,于是微抬手臂,张口‘欲’言。

恰在此时,爽朗的大笑再次响起,而发出者正是被满场文武嘲笑的韩旭。

韩旭举起酒杯仰头而尽,拿着象牙筷敲打起杯盘,高唱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静,死一般的沉静。

突然而出的一首《定风‘波’》瞬间震慑全场。

……

殿内文武百官深深的陷入了这首《定风‘波’》之中。曾几何时,忆当年年少,书生意气,指点江山。而如今,历经多年朝堂争斗,再回首,双鬓已泛白。

……

“好,好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好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李煜最先反应过来,拍案而起。面‘色’‘潮’红,满脸的‘激’动之‘色’。

对于这位千古词霸来说,得一首好词,兴许比打一场胜仗,攻克一座城池,更加令他兴奋。

“好词,好句。”韩熙载摇头晃脑的品评道。

“韩兄,本王终于明白韩兄为何被称为‘大宋第一才子’…”李从善颇为兴奋,立即投桃报李,似乎在回敬刚刚韩旭对自己的暗中帮助。起身朝着满场文武正‘色’道:“韩大人的词想必诸位大人都听到了,今后有谁再说韩大人‘浪’得虚名,就是和本王过不去。”

“郑王殿下说得是……”

“韩大人的才学有目共睹。”

……

低下的文武立马附和。这一招偷盗,果然震慑了‘精’通词曲的一帮南唐文官,苏大词人一出,都得给老子跪下唱征服。当然,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