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家庭(1 / 2)

加入书签

093.家庭

还未近胡府的大厅。胤禟便被里面三个儿女们制造出來的声音搅得心里温暖起來。古月和明月在背诗。中间杂着盈月的琴声。胤禟的心里瞬间柔软和满足了。面上布满笑意。掀帘子进屋。一面笑着说:“书声朗朗。琴声悠悠。好一个桃源仙境啊。孩子们。阿玛回來了。”

几个孩子听到他说话。全部奔进身旁。儿子们吵吵着要他听他们背诗。女儿嚷嚷着要阿玛听她弹琴。胤禟转头看到清儿拿着帕子掩着嘴笑。自己不觉得也是一笑:原來孩子们在争这个。

“好。一个一个來。从姐姐开始。咱们听姐姐弹琴。好不好。”胤禟牵着儿子们的小手。來到琴旁。坐下。将两个儿子抱在腿上坐着。

盈月看向清儿。见到额娘鼓励的笑容。略带一丝羞涩坐好。将小手放在琴上。弹的是《霓裳羽衣曲》。清儿脸上的笑容一直未落。其实心里已经是千回百转。这首曲子。关联着太多的故事了。

胤禟侧头看向清儿。清儿感受到胤禟询问的目光。向他微笑着轻轻摇头。胤禟也是柔和的一笑。两人未说话。一同将目光投注在女儿身上。

盈月经素卿传授琴艺已有了两三年的时间。在宫里的几个月又得额娘亲自传授这首《霓裳羽衣曲》。虽只有几个月的功夫。她竟弹得似模似样的了。

胤禟的掌声随着女儿的最后一个收手姿势响了起來。清儿也鼓掌。儿子们也不再嚷嚷了。都说:“姐姐。你先弹这个就好了。”那意思是。先要是弹这个我们就不跟你争先后了。

盈月笑盈盈的看着额娘。又看了眼阿玛。腼腆的一笑。清儿伸手揽住女儿。说:“盈月弹得很好。有进步。额娘和阿玛听了都很高兴。这把琴是卿姨的。你回府去之后就还给卿姨。额娘给你再买一把。好不好啊。”

素卿的这把‘洒尘’。原是清儿送的。素卿一直视之如命。现在却传给盈月。清儿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我喜欢额娘的那把春雷。额娘。”盈月指着清儿案前的那把春雷。清儿看着女儿。说:“等你出嫁。额娘把这把琴给你陪嫁。”

“好。额娘说话算数么。”盈月扳着小脸问。清儿抬头看胤禟。正捕捉到他促狭的笑。不由得也是一笑。“算数。额娘说话从來都算数。來。坐好。听弟弟背诗。”

接下來该儿子们背诗了。古月背着小首。在屋中踱着步子。一字一句的念道: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胤禟听得一怔。向清儿看了一眼。见清儿面带浅笑。便问道:“古月。你可知道这首诗的出处。”

古月恭敬回答道:“这首诗是爷爷平定三藩所做。诗名《滇平》。”

胤禟带着笑看着儿子问:“你知道什么是‘三藩’么。”

古月答:“儿子知道。”

胤禟一怔:“知道。你知道。”抬头看看清儿。清儿点头。于是胤禟又问:“明月说说。什么是‘三藩’。爷爷为什么要平定三藩。”

明月小手一背。边在屋子中间踱步边回答道:“‘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爷爷平定三藩是因为三藩各霸一方。形成几股割据势力。‘三藩’都拥有大量武装。他们仗着自己日益壮大的力量。飞扬跋扈。不听约束。给爷爷带來很大的威胁。而且爷爷每年还要给他们划拨巨大的军费。爷爷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但是。‘撤藩’的决定遭來三藩的反抗。更引起了叛乱。最后爷爷采取坚决打击的措施。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了三藩。”

明月说完。停在胤禟的身前。胤禟赞赏的看着儿子。道:“好儿子。谁教你的。”

“是薛伯伯教儿子们的。薛伯伯说了。儿子们应该知道爷爷的事迹。阿玛。对不对。”

“对。薛伯伯说的对。你们也答得对。”

“你这个义兄。真是个人物。想得……”胤禟侧头对清儿说道。

话还未说完。已听得门外笑声朗朗。门帘掀动。胤祥和薛云迈步进屋。两个人同样帅气得迫人。薛云在帅气中透着儒雅。胤祥则在帅气中透着飞扬。

胤禟和清儿站起身招呼胤祥和薛云。胤祥直接伸臂抱起古月和明月。对两人说:“快让十三叔抱抱。”

两个小儿回头看向额娘和阿玛。见额娘点头。于是各叫了声:“十三叔。”

胤禟向薛云伸臂。说道:“薛大哥。坐。我正要好好的谢谢你对他们两个的教诲。”

薛云望着胤祥和两个孩子。笑着说道:“九贝勒不用客气。这两个孩子。年纪虽小。聪明和才智却是超群。虽说不入宗籍。到底是皇家血脉。应该知道皇上的事迹。”

胤禟对两个侄子非常喜爱。笑对胤禟说:“九哥。我能分清楚谁是古月。谁是明月。”

胤禟不信。“你仅一眼就能分清谁是古月。谁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