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逼婚(1 / 2)

加入书签

伏虎殿上文武百官分列而立。薄城立于武官那一列的第二位。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王宰相正在絮絮的禀告着虞彰从边关传回來的消息。薄城听着无趣的很。恨不能立刻下朝。无双今日与她一起來的。只不过因是护卫的身份不能进伏虎殿。只能在殿外的筑香小榭等她。

好容易等到王宰相说完了。薄城精神一振。等着姜尧下达退朝的命令。然而司徒皇后却笑道:“君上。趁着薄城在这里。不妨把那个喜讯宣布了。要不然战事一起。恐怕薄城又要成年累月的不在这里了。”

听她提及自己的名字。薄城愕然抬头。心中猛然一跳。宛央正坐在司徒皇后身后。亦向薄城投來了微含担忧的目光。

“皇后说的是。”姜尧应道。“孤今日有件喜事要向众位卿家宣布。薄城乃护国将军的后人。为我夷国立下功劳无数。却也因此蹉跎了青春。今日孤下旨将薄城赐婚与平武侯司徒然。以慰护国将军世代忠烈。”

薄城脸色蓦然煞白。想也沒想便出列跪道:“君上。臣不愿嫁。”

司徒皇后面上的喜色一僵。眸光中已微微透出了冷意。平武侯司徒然是皇后兄长阳府王的独子。年纪轻轻便受封为平武侯。在京中可谓地位显赫。是世家女子择配的上佳人选。司徒然自两年前对薄城一见倾心。从此便缠着父亲和姑姑要求娶。

皇后对这一头亲事并不是很赞同。薄城虽然身世显赫。但毕竟是舞刀弄枪之辈。平日里在军营里也与男子不避嫌。并不是合适的侄媳人选。然而司徒然竟像是着了迷一样。薄城虽从未对他假以辞色。他却摆出一副非卿不娶的架势。硬是磨了皇后两年。

见侄子铁了心要娶薄城。皇后毕竟还是疼爱他的。便向皇上进言要他赐婚。姜尧对此事倒沒有什么意见。爽快的答应了。皇后正想着待薄城嫁过來之后要好生**。决不允许她再上战场。沒想到薄城竟一口回绝了。

姜尧瞥了一眼皇后。笑道:“孤深知薄城卿家以国事为己任。心忧天下。但女儿家总归还是要嫁人的。孤一直拿你当作自己的女儿。看你有了归宿也好告慰你父亲的在天之灵。”

姜尧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虽带着笑。但语气中已隐带冷硬。意在告诫薄城乖乖领旨。然而薄城自小就自在惯了。长大后因为军功显赫。又常年驻守边疆。对于官场一道知之甚少。竟丝毫不顾姜尧的面子。“薄城谢君上和皇后的好意。但薄城实在无意于平武侯。还望君上海涵。”

宛央听着连心都揪了起來。薄城如此不顾全姜尧和司徒家的面子。竟当着文武百官也这样说了出來。这事……要如何收场才好。

姜尧的脸色已趋晦暗。暗悔自己不该在早朝上当着百官赐婚。以至于不好收场。然而自古以來帝王赐婚。哪个不是欢天喜地的领旨谢恩。偏生这薄城竟如此不识好歹。

皇后的兄长司徒闻已经怒发冲冠。出列道:“君上。司徒氏地位卑微。原是不堪匹配护国将军家。此事就此作罢。”

司徒然之前一直沒有说话。见父亲口气中已有反悔之意。不由得趋前拉了拉父亲的后襟。“爹。”他压低了声音。“我们之前不是已经讲好了吗。”

司徒闻冷哼一声。好歹算是看在儿子的面子上退了回去。姜尧看了一眼直直跪在地上的薄城。沉声道:“众卿家退朝。薄城还有阳府王父子留下。”

听得国主如此下令。一众朝臣顿时走了个干净。这儿女之事本就夹缠不清。何况还是司徒氏的家事。众臣自然是由得他们折腾去。自己才不愿來趟这个浑水。

薄城直直的跪在地上。面无表情。姜尧叹息道:“薄城。你父亲曾是我的左膀右臂。他就只留下了你这一脉骨血。如今你却如此蹉跎岁月。将來孤百年后。又有何面目去见你的父亲。”

见他提及自己的父亲。薄城面上的坚冰微有动容。姜尧见她神情松动。便继续说道:“平武侯与你年岁相当。他又是对你痴心一片。府中又沒有什么旁的姬妾。嫁过去定不会委屈了你。这样的婚事。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饶是气氛如此严肃。宛央仍是想笑。这样的话对薄城來说根本就是蜉蝣撼大树。她既已有了倾心之人。无论旁人再怎样的惊才绝艳。都是入不了她的眼的了。姜尧平日看起來很是严肃。今日这番话却说得活像媒婆说媒时的言论。委实好笑。

薄城似乎也想笑。却还是忍住了。“回禀君上。请治微臣抗旨之罪。”

姜尧脸色微变。声音亦冷了几分。“薄城。你这是何意。难道……难道是宁愿抗旨也不肯……”

“是。”薄城挺直了身子朗声答道:“臣不愿嫁。”

皇后面上闪过一丝杀意。宛央能看到她发髻后簪着的步摇都在轻轻晃动。显然是气得狠了。她又看向姜尧。却讶异地看到他眼中竟闪过一丝狠绝的神气。

宛央的心猛然一跳。“不会的……姜尧不会愚蠢到自毁长城的地步。何况如今与谡朝敌我未明。如果此时对薄城不利。夷国便再无如此名将能保疆卫国。”她在心底安慰着自己。然而还是有不安的感觉萦绕左右。姜尧的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