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选举风波(1 / 2)
170.选举风波
到了一月份。郭春海知道一月份是一个重要月份。干部调整一般都在这个月份。市委李书记已经在这个市工作了五年。成绩很大。有目共睹。省报对他的事迹作了连续报道。开篇几乎占了一个整版。这往往是升迁的先奏。特别是今年的新金矿建设和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和乡镇公路黑色化极大地带动了A市磷化、木材、建材工业以及粮食加工转化的发展。公路改造工程所需的大量材料如碎石、黄沙、砖瓦、木料等全部由A市供应。直接消化农村剩余劳力十多万人。还拉动了运力的启动。平时长期闲置的推土机、挖掘机、农用车、拖拉机全部派上了用场。活跃于百多公里的公路线上。还有。施工单位和大量民工的衣食住行立竿见影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只一年时间。A市在全省的经济实力排位由中等进入了十强。邱秘书昨天给郭春海打來电话。李书记很可能在这个月提拔上调。
按照惯例。书记一动就该市长填空。市长的位子就腾出來了。郭春海心里想自己一个黄金管理局局长离市长宝座还差几步只能盯着副市长。晚上。叶媚给他出主意。你也该长长心眼了。趁着现在年轻。职务再往上走一走。局长可不能这么原地踏步地当下去。再说李书记任期最大的一个政绩。。完成新金矿建设工程。你沒有少出力。
是啊。新金矿建设的确是李书记仕途中的一个重要功绩。李书记一直信任和欣赏着自己。但中国的事情谁不清楚:除了领导富余。其余哪样不是要啥沒啥?想当更大的官。得拼命削尖脑袋拱。他想起了公路收费站上的一幅标语: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他想干脆换成:“贷款买官。当官还贷。”何况现在手里多的是钱。根本用不着贷款。一定得全力以赴把这个副市长给拿下來。
但李书记好像不是那样的人。春节他和叶媚试着一起去给李书记拜年。临别时叶媚往他夫人身上硬塞了一万元的支票。第二天就被退了回來。李书记真的不吃这套。
他突然想到自己在省里也是有根基的人。对。找省委高副书记。他的儿子正在加拿大留学。缺的就是钱。
刻不容缓。他当晚赶往省城给高副书记送去五万元。高副书记的夫人已经开始称呼他小郭。他在她面前说话也不再诚惶诚恐:“魏大姐。我能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全是高书记的培养。今后还靠您魏大姐多多关心。我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老千万给指出來。这是对我的爱护。”
“老头子对你挺满意。说你脑子快。有闯劲。你的事老头子回來了我就跟他讲。年轻人嘛。就是得要求进步。”
回來的路上。郭春海坐在车里想。这钱真是一个好东西。沒有钱什么事也办不成。
只隔一个星期。省委组织部派來一名副部长考核郭春海。郭春海与其他部门领导素无宿怨。再加上他在改造金矿工程中与各乡镇书记镇长们相交深厚。与市里领导也从未发生过矛盾。考核自然不成问題。副部长请示省委后。当场代表组织部决定郭春海为副市长候选人。
一个月后。A市政府换届。人们对市长那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早就不感兴趣。他们最关心的是人事安排。经过不知多少个例行公事的程序。郭春海和其他四名干部被确定为副市长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从中淘汰一名。
郭春海反复比较着自己和其他四名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他觉得这四名候选人讲能力讲贡献都比他差得远。高副市长和耿副市长这几年一个抓工业。一个抓农业。那高副市长的水平实在是不敢奉承。他上的工业项目一个个都垮了下來。特别是搞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北京和省城先后开了五次招商会。四次新闻发布会。还到马來西亚、新加坡和韩国进行了考察。但一个项目也沒有引进來。倒是交了七百多万元的学费。很多A市人都说。如果让他当副市长。全国人民随便找一个都可以当副市长。还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高丸”。这主要是因为他几乎跟所有稍有姿色的小姐见面就熟。而且可能在三小时以内上床。
抓农业的耿副市长倒是作风扎实。也很有魄力。这几年把A市的农业搞得很像个样子。还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省委组织部甚至还來人考察过。准备将他提升为市委副书记。但他沒有升官的运。只有搞事的命。去年夏天防汛中。省防指电令新庆将郑家峡水库排水部闸关闭。停止朝下游排水。以确保省城的绝对安全。而郑家峡不往外排水就意味着水位上涨。造成郑家峡库区两万亩正在吐穗的水稻全部淹沒。
这两万亩水稻是他耿副市长和一千多个农户巧干加苦干的杰作。他不忍心在两三个小时内就让这一切泡了汤。同时他又作了精心测算。眼下正处防汛后期。水位持续下降。即使郑家峡继续向下流排水。也绝对不会对下游造成影响。于是他在李书记和孟市长都不在家的情况下。断然下令继续向下游排水。第二天省防指的通报就下來了。对耿副市长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据说省委高副书记还要给予撤职处分以严肃防汛纪律。但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坚决反对。两种意见交锋的结果是让耿副市长继续任职。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