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找对象要慢慢找(2 / 2)
母亲说:“叫王玫丽。长得好看。谁见谁喜。就是嫌咱钱少。春海要能下点工夫。原本是能留住的。”
郭春海说:“就算留住了。可活一辈子呢。要是以后心里不畅快。磕磕碰碰。还不如趁早分手。我的对象应该是这样的:明知咱沒钱。她也不嫌。甚至沿街乞讨。她也情愿提个篮儿跟在后面。这才行哩。”
三婶说:“我看你是当县长当傻了。现在的年轻人。哪有不说钱的?去哪里找你说的那种姑娘?如今的世道。还有那样的姑娘吗?”
郭春海说:“找对象找对象。就得找呀!慢慢找。也许能找到的。”
三婶说:“我得有话在先。赶年底还找不下。一开年我就把你妈领走。到我们那面住上半年。到你妈回來时你还找不下。那我可什么忙也不帮了。”
郭春海说:“三婶只给了我一年多时间。够紧张了。我尽量努力吧。”说罢。让母亲和三婶都把项链戴上。紧挨着坐到沙发上。连拍了几张照片。还上街采购了一些粮、油、糖等生活必需品。一趟又一趟地跑。直到三婶不让他再买为止。
家里的事安顿好。郭春海就下乡了。本來说好从农业局抽一个干部跟他一起下去。可那人正好病了。他也沒有再要人。独自一人下去了。
郭春海下乡的第一站是西片的姚湾乡。在乡政府吃过午饭。就到外面溜达。乡党委书记王敬东紧随其后。陪着走出來。对面墙下堆了一些木料。一伙人坐在木料上聊得正热火。
郭春海望着那伙聊天的人们。
王敬东说:“一伙闲人。听樊奇人闲侃呢。”
“樊奇人?” 郭春海问。
“此人姓樊。名启仁。与众不同。智力过人。人们就叫他樊奇人了。”
“噢!奇在哪里?”
“有四奇:此人是病退教师。很讲卫生。坐街闲聊时。端一杯水。一个烟灰缸。烟灰烟头从不往地上扔。其实咱这黄土地。哪在乎几个烟头。谁都是乱扔乱磕。只有他不。这是一奇。此人很会谋划。地不多种。只种二亩。每年种啥。与众不同。可经济效益年年非常可观。一亩少说也在五千元以上。两亩一万多。有劳有逸。潇潇洒洒。而收入比那些种地多、从早忙到晚的人家还要多。这是二奇。三奇是。此人有文化。看书多。分析判断能力很强。有啥疑难事找他。他都能说个**不离十。因此人们说他料事如神。一定是会掐算。还有一奇。人们早就传说他会拳术。但从未见他显露过。有天午间。三个歹徒闯进他家抢劫。他便拉开架势等在院门口。将一起扑上來的三个歹徒打得抱头鼠窜。人们这才知道他的功夫是真的。这四奇加到一块。他的姓名樊启仁就变成樊奇人了。”
郭春海一听。感了兴趣。就朝樊奇人那面走去。
人门正议论某村干部向村民收什么费用。某户不交就打起來的事。郭春海一听。这正是自己这次下乡要了解的情况。很想仔细听听。议论却戛然而止。郭春海用话引话。问道:“现在农民负担不重了吧?”
樊奇人:“腰都压成弯弓了。还说不重?”
郭春海说:“中央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怎么还这么重?”
樊奇人说:“你这位公仆。也不知学过数学沒有。在数学上。减负等于加正。比如。10减负10。就是10加10。等于20。这不就越减越多越减越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