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平阳侯府,于氏,老侯爷,如真(1 / 3)
蒙古马耐长途,不快不慢行走了大半日,居然也行了百十里地,听前去问路的老刘回來说,再行十來里地,便抵达济宁渡口,改走船运,相信不出一日功夫,便能抵达天津卫了,
老太太包了一艘三十人渡的船,租金八两银子,船夫夫妇一路随行,如晴一路上观赏着京杭大运河的风光,耳边听着老太太的讲解,京杭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途经京城、天津卫,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道上,常见鲁、沪、浙、湘、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沿涂风光逶迤,美不胜收,如晴好一阵感叹,这古代也是有优势的,至少到处都是天然美景,并且沒有污染,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只觉脑袋一片清明,
如晴是第一次坐船,觉得古代坐船还挺好顽的,“奶奶,大姐姐嫁人至今,已有三年时光,一直膝下无所出,想必内心定是不好受吧,这回总算有了喜,说不定有多开心呢,”
老太太微微笑着,“可不是,以前真丫头在信上,都是东拉西扯的说些平阳侯府的近事儿,却甚少提及她和丈夫的私事儿,我便隐隐猜出这些年她定然过得不大顺畅,”
如晴深以为然地点头,又有些佩服如真來,在婆家过得不好,却忒是一个字都沒向娘家提及,不过,想着平阳侯府的门弟,再想着方家的门弟,越发觉得这个大姐确实能忍,
如果换作是她,受到这些委屈,不知会不会哭鼻子,
她望着已隐隐出现在眼睑的武清县,长长吁出一口气,管他的,不管未來发展如何,日子总归仍得过下去的,不是么,
*
平阳侯府坐落于天津卫的武清县,长长的街道尽头,便是平阳侯府,老太太差人报了信,不一会儿,便被几个穿着得体的婆子迎了进门,穿过垂花门,迂回走了两处长廊, 再绕过正房院落,进了侯府女眷专用的后花厅,一进入厅内,只见一中年贵妇已起身迎了來,上身着松花姜黄双色绘绣薄褙子,下着素白色挑银线裙子,头梳流云髻,鬓边压着朵杯口大的牡丹银钿,脑后簪着一支赤金点翠镶南珠金银绞丝花钿,宝蓝色滴珠坠子,不苟言笑的模样,凛凛的好不威风,
这妇人便是侯府当家夫人,于氏,这于氏见着老太太,已快步迎了过來,嘴里说着:“亲家老太太來了,请老太太安,”
老太太一把扶住她,爽朗地笑着,“想必这位便是真儿时常提及的大嫂子了,老婆子冒昧造访,给贵府造成不诸多不便,还请恕罪则个,”
“老太太这是哪儿话,如今咱都是一家人了,还说这些见外话做甚,我已差人去请了弟妹來,老太太消歇片刻,先喝口热茶,待解了累,便能见着弟妹了,” 于氏说话不急不徐,虽未过多热情,说话倒也诚恳,
老太太微微点头,歉然笑道:“真是麻烦亲家嫂子了,”
于氏微微一笑,唇角眼角处浮现几丝纹路來,“老太太又见外了,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弟妹嫁进我钟家,却因路途摇远,倒是一次都未回去过,虽明着不说,但我也知道心里是极想见着娘家亲人的,这会子听闻老太太來了,不知有多欢喜呢,”然后又转身望着如晴,眼里闪过些微的惊艳來,语气却沉稳,“想必这位便是弟妹时常挂嘴边的如晴妹子吧,呵呵,弟妹已是少见的美人胚子,想不到妹子更胜一筹,,”
老太太含笑地吩咐如晴,“还愣着那做甚,还不快來拜见你大嫂子,”
如晴朝于氏敛衽施礼,声音清脆,“如晴见过大嫂子,”
于氏虚扶了一把,声音缓慢,“妹子无毋多礼,”
如晴观察于氏,只见此人唇角微微含笑,不说话不急不缓,态度虽不热络,却也周到,礼数也是周全,
老太太又与于氏说了会子话,如晴一边着着茶水点心,一边偷偷打量不大的花厅,见厅堂内两面开蔽着窗户,正中两排藤编软椅,旁边乌木束腰小几上摆着各色鲜果点心,桌面前摆放着铺有藤编软垫的墩子,对着风口的门角里,放了一瓷盆,里头置了半盆冰块,融化出冰爽般的凉意,再皆外头植种有人多高的葡萄架,抵挡了泰半烈阳,四面八方涌进的凉风,使得屋内一片舒爽,平阳侯府虽已大不如前,但根基尤在,一路进來,各色奴仆谈吐得体,进退得宜,而花厅里林立的丫环也是站得溜直,走路间不带丝毫声息---这个侯府夫人,也确有几把刷子的,
老太太与于氏有一搭沒一搭地说着话,大概一柱香的时间过去,外边进來一青衣丫环,冲于氏福了身子,“二奶奶來了,”
老太太和如晴精神一震,连忙翘首望着门口那抹身影,只见一个身着挑金线朱红妆花褙子的年轻少妇在丫环的扶持下,踏风而入,一进入厅來,见到坐到正中的老太太,面上带着激动与喜悦,如真叫道:“祖母,您可來了,”然后奔至老太太跟前,与老太太相拥而泣,
老太太连忙扶着如真,祖孙二人好一番激动述说,老太太虽极力隐忍,却也是双眼湿润,而如真却已是泪流满面,只一个劲儿地拿着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