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正面交锋,完胜乎?(1 / 2)
如晴气得肺都炸了。但面上却保持着冷静。等张姨娘终于说完了。这才道:“张姨娘。您说完了吗。”
张姨娘一边嘤嘤地哭泣。一边声音凄楚。“我该说的都说了。若四姑娘仍是怀疑我。我也沒办法了。反正我已是人老珠黄。死了残了。烂了浓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有人为我哭泣。只除了我那可怜的儿女。就求老爷给个痛快吧。”
方敬澜听她这么一说。面上确有不忍。他转头对如晴道:“我知道你忧心你姨娘的病情。所以一时情急口不择言也是情理之事。算了。你就给张姨娘好好道个歉。张姨娘自不会与你一般见识的。”
如晴摇头。忍不住跺脚。“爹爹。我就统共只说了一句。张姨娘就说了不下二十句。我连解释的机会都沒有。我什么时候怀疑过张姨娘來着。”
张姨娘呆愣着一张梨花脸。方敬澜也觉张姨娘小題大作了。忍不住埋怨地瞪了她一眼。张姨娘恨得几乎咬碎银牙。正想说话。如晴已抢先一步道:“请问张姨娘。最近是不是差过丫头去城中的何大夫那买过桃仁。”
张姨娘脸色微变。讷讷地道:“是买过一些。这天气越发炎热。屋子里时常有蚁虫出沒。我听闻桃仁有驱虫功效。这才差了---”
如晴再度打断她的话。“我只问您是否买过桃仁。您只需回答说、有或沒有就得了。何必解释那么多。您这一通解释。反而不好。要知道。只有问心无愧。自是不怕半夜有鬼來敲门的。是也不是。”
张姨娘不料她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居然被一个丫头给教训。老脸挂不住。脸色沉了下來。尖声道:“四姑娘。虽然你是方府正儿八经的主子。可我总也是你的庶母吧。也这算半个长辈吧。这长辈说话。哪有小辈抢断的道理。四姑娘跟在老太太身边。怎么连这些规矩都忘了。”
虽如晴次次打断长辈说话确有不是。但张氏把老太太也捎带进去。方敬澜略有不满。
如晴知道张姨娘的进攻法宝。她目前是“守”。而“守”的最佳防护便是主动进攻。佩服张姨娘的同时。如晴也找到了最佳进攻武器。微微地笑了。道:“如晴也知道打断长辈说话极是不礼貌行为。可我是沒法子的。奶奶时常与我说。像张姨娘您这样的人。最厉害的就是一张嘴。所以。为了不被张姨娘您一张巧嘴就打压下去。必要时。只能处处抢先。不能给您喘息的机会。我原先也是不信。可刚才与张姨娘交锋。这才深深佩服奶奶的高瞻远瞩。”
张姨娘脸色青白交错。方敬澜却也忍俊不禁。也觉如晴说的有道理。想着平时候张姨娘这张巧嘴。连明明有理的自己最终在她的一张巧嘴下。也成无理甚至薄情寡义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了。
如晴见张姨娘哑住。见便宜老爹也沒有站出來说话的意思。暗呼一声好险。又道:“好了。又扯远了。言归正传吧。张姨娘您买的桃仁。总共买了多少呢。”
张姨娘见如晴居然这般不顾方敬澜的颜面顶撞奚落讽刺自己。心下早气得厉害。闻言冷哼一声。梗着着声音道:“不多吧。大概就半斤左右。”
如晴又问:“张姨娘只是用桃仁來驱虫。那是如何驱虫呢。”
张姨娘见她一直在桃仁身上打转。有些不明所以。但又心生警惕。“四姑娘问这些做什么。难不成四姑娘怕我胡乱挥霍官中用度不成。可四姑娘有所不知。我这买的桃仁可是自个掏的腰包。足足花去了三十吊钱。若四姑娘不信。大可去问太太。看这月里头有无这一项开支。”
如晴道:“事关张姨娘的清白。我自是要问个明白的。免得冤枉了好人。”不给张姨娘开口的机会。如晴对方敬澜道:“爹爹。也不能怪女儿对张姨娘有所怀疑。实是刘大夫和许大夫一并检查出先前我姨娘喝的药渣里面。居然有桃仁在里头。而先前廖大夫开的药里。并沒有桃仁。而只有杏仁这一味药。所以女儿这才起了疑。女儿仔细问过大夫了。这桃仁和杏仁相差不大。不仔细辩认。自是无法分辩。但这桃仁取代杏仁。剂量虽不大。但药性却大打折扣了。甚至于毫无药性。”她望向张姨娘惊慌的脸。微微地笑着。“张姨娘定会问我。先前熬的药渣早就倒掉了。如何还能找出來。所以。我特意差人把张姨娘倒掉的药渣全给找回來了。现在就在我屋子里头呢。只是很奇怪。咱们府里自有污物搁放的地方。为何张姨娘偏舍近求远。扔到外边呢。”
不消如晴说明。方敬澜自也明白了什么。目光森锐地盯着张姨娘。又见张姨娘惊慌失措的脸。一个厉喝:“如晴所说。是否属实。”
张姨娘早已惊得冷汗涔涔。尽管她强自镇定。但一直镇定微笑的如晴却如同大山一般有无穷压迫感。令她忍不住抖了声音辩解:“老爷。妾身冤枉呀。若妾身果真如此歹毒。定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可是妾身真是冤枉呀。四姑娘。我究竟与你有何冤仇。要你这般害我。”
如晴睑了眉。淡淡地道:“就是因为我与张姨娘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所以这才惜事宁人。不愿把那药渣里的桃仁拿來生事。可张姨娘却表现得可圈可点。和气、慈悲、心善等名声都揽了去。反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