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看如晴的本领(1 / 3)

加入书签

那采买的婆子见如晴不说话。也急了。上前两步。急道:“姑娘。您可要作这个主呀。这手头沒银钱。让老婆子如何去采买。这府里上上下下。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要银子。可奶奶只给了这么些银子。早就花光了呀。姑娘可得给个主意才是。”

如晴淡淡道:“咱家除了大哥哥的薪俸外。还有其他收支沒。”

采买的婆子迟疑了下。“我只是负责采买的事儿。这府里一切开销一直由奶奶把持着。我并不怎么清楚的。”

然后如晴又问去何氏。何氏拿着算盘与如晴细细算了來。娘家在京城的陪嫁铺子约有十四间。每月有百十两银子的进账。但因是半年才给付一次。有好几间下半年才到租期。所以一时半刻也还拿不到银钱。陪嫁的庄子在京城效外。今年收成不大好。这时候庄稼都还在地里呢。还沒到丰收的时候。也暂时收不回租子。目前主要收入來源就只有自己家设的一间米行。但这米行看着生意好。实则竟争激烈。利润早已被摊薄了不少。一月的进账也刚好够府里的开销。一月120两银子真的已是她的极限。再來。知礼的薪俸完全忽略不计。因为一直是只出不进。从未有剩下的。因为官场上。人情往來的。用银子的地方真是太多了。所以。李氏母女及一干下人的生活开支。不是她抠门不肯给。实是无能为力了。

交代了收入來源后。何氏又歉然地对如晴道:“我知道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可是。四妹妹。你就忍心让我顶着这么个肚子还为这些生计愁苦。更何况。遇上太太这样的人。我也沒法子的。只能请四妹妹代为想个主意了。”

如晴仰天长啸。原來叫她当家是假。拿她当枪使对付李氏才是目的。

如晴才不会相信何氏会这么穷。一月就这么点银子。当初他们夫妇进京的时候。知礼可也带了不少银钱。再來远在海宁的大伯父和堂姑妈也送了不少礼。何氏持家有方。开源有道。哪会这么沒钱。这就是所谓的装穷埋富。欺骗政府了。而这个政府嘛。目前指的就是自己了。

但如晴又无法指责何氏的狡猾如狐。因为。她也很讨厌李氏的算计与越來越爱占便宜的性子。更何况。老太太也说的对。对付李氏这样不要脸面的人。凭何氏的本事。可以想出十种不要脸的法子。但为着名声着想。何氏却不好出面对付的。

在这古代。一向讲究的忠孝仁义、及家族荣誉。一人得了道后。就得扶持老家所有的族人。如果族人有难向你求助。不管事情是否棘手。都得硬着头皮相帮。再者。若老家來了人。管他三五个。三十个。甚至一百个。都得想法子安顿。吃喝拉撒的还要侍候好。若有怠慢的。就会被视为薄情寡义之徒。

李氏是知义的继母。如善如美又是知礼的亲妹子。这继母虽比不得嫡母祟高的地位。却也是长辈。在一向重孝道的天子脚下。是万万不能怠慢的。

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亲妹子來了。吃喝拉撒的也得一应照顾周全。稍微有个不是。知礼夫妇的名声也就毁了。

估计李氏便掐准了知礼夫妇的顾忌。更加肆意胡乱挥霍。

如晴稍稍看了半月來李氏等人的花用。确实令人乍舌的。虽然李氏外出应酬來往人亲方面的花用都是自个儿掏的腰包。但其他吃穿用度的。及丫环们的各项开支。用的全是何氏的银子。也难怪何氏会上火了。

如晴双手环胸。斜眼睨着何氏。插着八字脚。一副茶壶状。“想让太太主动离开。或是自动掏银子付生活费。也不是沒法子。不过。事成之后。嫂嫂要如何感谢我呢。”

何氏笑道:“就知道妹妹不忍心看我受委屈。只是妹妹要如何对付。”

“天机不可泄露。”如晴卖了个关子。然后又道:“你可别转移话題。嫂嫂还沒回答我呢。事成之后。要如何感谢我。”

何氏神秘一笑。“放心。到时候自会给你一份神秘大礼。”

*

下午。如晴告诉采买的。“你仍是去找先前与咱家合作过的铺子。先让他们把货佘给咱们。你把理由直接与他们说了吧。就说咱家來了好多亲戚。府里头开支渐紧。就先佘着。等我爹爹进京后再一并付上便是。若是不肯。就拿了房契与他们吧。”

采买的大吃一惊。“佘---佘账。”

如晴无耐。“除了佘账外。妈妈还能想出其他法子吗。”

“有呀。让太太付些银子----或是让她们搬出府去----”

“那。妈妈与太太说去。”如晴笑眯眯地道。

“这----”采买的一时语塞。她也是何家的老人。深知这里头的门道。老家來的亲戚。可也怠慢不得。遇上脸皮薄些的。倒好打发。就怕遇上脸皮厚的。又特别不要脸的。明明出钱又出力了。却因一时的怨怼反而还沒落得个嫌贫爱富、不忠不孝的名声。

何家虽家大业大。却也有好几门穷亲戚。这些穷亲戚每每上门來打秋风。为着名声。倒也多少给了些。或帮扶几把。遇上脸皮厚些的。何家夫人也一向是给钱了事。实在打发不走的。就避不见面。若遇上像李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