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方家的众生百态,有人厉害,有人糊涂(1 / 3)
方府的新家沒有齐州城那般大。但价格却贵了几倍不止。方家祖产先前在如真出嫁。给知礼知义兄弟铺路打点时便用的差不多了。所幸经商多年的方敬江及方华香不时资助一二。并每年分红也是给足了的。再來方敬澜这回升官进京。以如晴的思维。大伯和堂姑肯定也资助了的。
否则。想在京城四环地段买上这么三进三出的大宅子。估计还沒那个实力。如晴打量了新家。沒有齐州的大。但却比齐州城的还要精致些。园林景致。亭台楼阁都还是比较不错的。李氏理所当然住进了府里最好仅此于松鹤院的华音阁。张姨娘和朱姨娘分别住到西院和北院。如晴观察了朱姨娘的新院子。屋子比齐州城的一般大。但家具却少的可怜。与富贵掌皇的华音阁相比。这儿空旷不少。并也寒暄。
但李氏也有说法。才搬了新家。好多事都还沒个准头。等把要紧事儿办好后。再慢慢从长计议。
如晴可不会相信她的敷衍之辞。可惜她又沒理由去质问。只好耐心劝说朱姨娘。“等爹爹來你房里后。你这儿都不要动。越寒碜越好。”
而张氏也与朱姨娘一样。受到李氏的冷遇。但她的报复方式可就不同了。
如善一头哭倒在方敬澜面前:“难不成我不是方家的女儿吗。居然就住一个破烂屋子里头。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沒有。我还想着等搬了新家请新结识的姐妹來家里聚聚。可如今都沒颜面让姐妹们登门了。爹爹。您自己住大房子。却让太太这般作贱自己的亲生女儿。您就真的忍心。”
方敬澜一脸的气惯。当下就去找李氏理论去。
李氏理由也确实充分。倒把方敬澜给堵了回來。明知李氏在强辞夺理。偏又找不着理由反驳。不过幸好如善倒是机伶。立马道:“太太这儿布置的好富丽堂皇。还有三妹妹的房间。我刚才看过了。真的好漂亮。那些家具。应该是前几日才买的吧。”
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方敬澜。冷着脸斥道:“如美的房间你就有时间打理。善儿的你就沒时间。你还真是厚此彼薄。沒见过你这样的刻薄嫡母。”
李氏板着一张脸道。酸言酸语的。“啊哟。我虽是善儿的嫡母。可如善从小就养在张姨娘身边的。有张姨娘在。何需我去充慈爱。我说善丫头呀。沒事时。可沒见过你把我当嫡母來着。平时候有什么短的少的你就想到我这个嫡母了。这可行不通哦。我这儿又不是钱庄。”
如善玄然欲泣。抽抽噎噎地道:“太太是一家之主。这手里头流出去的银钱光一个字儿就够咱们母女的腰粗了。听太太这么一说。是摆明了克扣我们母女的花用了。”
李氏拂袖冷笑一声:“沒见过你这般心胸狭隘的姑娘家。这阵子忙的脚不点地。可有人体谅我的辛苦。每日里忙进忙出的累得连饭都不曾好好吃过一顿。你倒好。成天就呆在屋里头吟诗作画的。吃喝玩乐只知道使银子。也不帮上一二。你们母女吃现成的。住现在的还不知足。稍微怠慢了便要死要活的。朱姨娘的屋子也空空的呢。怎么不见如晴來哭诉。就你一人受委屈了。”
方敬澜一听。忽然看如善的眼光就变味儿了。
如善心里一急。嘴里却道:“四妹妹自有老太太护着。何需她出面哭诉。”
李氏冷笑一声。“那倒也是哦。好吧。我就等着老太太发话吧。”然后斜眼瞅着方敬澜。只一味的冷笑。
方敬澜总算回过味儿了。李氏确实怠慢了两个女儿。但如晴选择息事宁人。而如善却不依不饶。
外头的如晴见他们吵得差不多后。这才在刘妈妈的手势下。施施然走了进去。故作惊讶道:“哎呀。爹爹和二姐姐也在呀。”
方敬澜问:“晴丫头。这么晚了。來太太这儿有什么事吗。”
李氏见如晴一來。心里略有紧张。“晴丫头。这个时候到我这儿來。有事吗。”
如晴手头还端了个汤钵。乖巧地道:“也沒什么的。只是想着这个时候。是给母亲请安的时辰了。女儿先给太太请安。再來。母亲这阵子忙进忙出的。我听刘妈妈讲。母亲还从未好生休息过。女儿年纪小。又帮不上什么忙。只略尽点心意。亲自熬了补血气的当归伏伶粥给母亲当夜宵。虽然有些苦。但补元气却是不错的。母亲快尝尝。还热着呢。”
刘妈妈接过汤钵。打开瓷盖子。亲自递给李氏。一股药味扑鼻而來。李氏皱了皱眉。但见小米粥熬得浓稠适合。吃在嘴里。并无药物的苦涩之味。只一股淡淡的枣香。原來还加了枣子在里头。李氏浅尝了两口。越发觉得饿了。又大吃了几口。很是高兴。“还是晴丫头懂事贴心。处处紧着我。不像如美那丫头呀。成天只知道玩。一点都不贴心。”这话李氏说得感慨。看如晴的目光也复杂了许多。
如晴害羞地道:“母亲说哪儿话呀。如晴其实也是有私心的呀。把母亲侍候好了。母亲就不累了。就有力气管家理事了。因为至今我姨娘屋子里还空空的。想着太太这阵子忙的脚不点地的。也不好劳烦母亲为这些小事操心。只想肯求母亲。可否给些银子。让女儿布置些简单的家具。不多。只弄些普通的桌椅就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