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朝堂事,家务事,还有女人的心事(2 / 3)

加入书签

周边蛮族夷人,军政一把抓,极是权威,

而靖王已得到皇帝信任,给了靖太王爷参议朝政的实权,又命李骁暂代山西军务,一时间,所有仕林中人纷纷赞扬佩服起靖王的高瞻远瞩,目光长远,避其利害,

*

知义授封为镇国将军,虽只是虚职,但却是实实大大的光宗耀祖,方敬澜与老太太商议,准备回海宁老家,大开祠堂,感谢祖宗保佐,

不过方敬澜有官职在身,也不好离京,便由老太太亲自领了三个姑娘前往,祭拜祖宗,并拜访老家族亲,

农历年三月初十,是个好日子,诸事大吉,宜走亲访友,老太太准备在这一天动身,启程前往海宁,

可这时候,如善还在禁足,如美忽然染了风寒,林氏又查出怀有身孕,知廉要准备科举考试,林林种种的,随老太太回老家的,便只有如晴一人來,

京城到海宁倒也不远,先走水路,再行了半日陆路,不出两日功夫,便到了海宁,

方家的族人大都在海宁,其中最让受人瞩目的便是方敬澜的兄长方敬滔,及堂姐方华香,方敬滔乃当天少数大富之一,因有在朝为官的兄弟作支撑,当地官府地痞同行倒也不敢任意胡來,是以生意越做越大,自己生产的湖稠已威名远扬,目前方府诸人身上穿的衣裳,大都是方敬滔命人赠与的,

而方华香夫家乔家,则是贩盐为主,也托了方敬澜这位正三品盐运使司的福,已成为江浙一带盐运总商,可谓是家财万贯,财大气粗,

这回老太太和如晴乘坐的船便是乔家提供的,一艘长度37丈长,15丈宽,在如晴眼里已算超级巨无露的船,船上风帆12张,水手72名,船公两人,武士40余名,船上已有先进的水密隔舱、罗盘、计程法、测探器、牵星板以及线路的记载和海图的绘制等,如晴一方面为古代科技的发达,一方面也感叹乔家的财大气粗,

老太太轻轻一笑,“这有什么,盐商最多就是银子多得使不完,你大堂姑家的盐船,比这还大的还有几十艘呢,乔家纯当私用的船就有五艘,咱这还只是普通的船罢了,”

如晴乍舌不已,比起乔家的富有,那方家简直就是不堪一提了,

不过话又说回來,如果沒有方敬澜这个朝庭京官一路罩着,乔家也不可能如此顺风顺遂地经营下去了,而方敬澜,如果沒有兄长及乔家的银子打点,估计也还爬不了那么高,所以,官商相护,强强联手,很是必要的,大家相互绑在一块,有福一齐享,有难嘛,也就同当了,

拜方敬澜所赐,一路上祖孙便都得到格外的关照,尤其在弃船登岸后,便有方家诸人前來接应,

亲自來接应的是方敬滔的儿子方知书,如晴也还是第二次见到这位堂兄,二十五六的年纪,比知礼大上两三岁,这方知书比当年更加成熟稳重,听说已能独当一面经营方家的产业,这次能抛下日理万机的公务亲自前來接待老太太祖孙,已是给了天大的面子了,

知书身着月白色绣繁复花纹的直缀长袍,身形挺拨,与方敬澜玉树临风的形像倒也略有相似,知书见到老太太登岸來,便提了袍据跪了下來,“不俏子孙知书,拜见老祖宗,老祖宗万福,”

方老太太连忙上前扶了起來,双方寒暄了几句,知书又与如晴行了见面礼,这才登上马车,去了海宁方家,

海宁方府占地颇广,比起京城的方府,有过之而无不及,并雕梁画栋,小桥流水,曲径幽深,园林别致,小榭楼阁,好不清雅,比起京城的方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这边,老太太与如晴在方府过得悠哉悠哉,老太太虽只是继母,但这些年來一直公正待事,方老太爷逝去后,一些眼红的族人拿捏住老太太继室的身份,妄想强行來分一杯羹,也叫老太太又是上吊又是使泼的给打发滚蛋了,攘了外,又极力安内,周姨娘仗着她们母子在老太爷生前受宠,硬想与老太太与方敬澜兄弟分庭抗礼,也被老太太铁血手腕给镇压住,这才勉强保持住了方氏兄弟那份应得财产,至此,方氏兄弟对老太太才是真心实意恭敬为母亲的,

而方敬滔兄弟能有今天的局面,也与老太太的教养不无关系,是以方敬滔对老太太很是礼遇,连带让如晴也跟着受益,一到方家,便得到诸多丰厚赏赐,堂姑方华香也是妙人儿,喜欢如晴不得了,成箱成笼的金银布料珍玩器皿都送与如晴,

如晴在海宁收礼收到手软,而京城的如善如美则过的很惨,

如善罚抄戒书,日子自是过得苦闷,而如美则三五不时前去奚笑一番,后來被方敬澜无意间撞见,又把如美狠狠痛骂了一通,如美委屈愤慨,本想回去找李氏哭诉一番的,哪知李氏自从老太太走后就一直心情不痛快,见如美撞到枪口,便劈头盖脸骂了起來,“都是大姑娘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似的,成天与如善置气,你就不能长长本事,让你爹爹也疼疼你,”

如美道:“我是嫡女,地位自是比庶出的高,爹爹还会委屈我不成,”

李氏气急败坏,“你是嫡女又怎样,还不是沒有如善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