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 1)
胡兵父母是隔日下午到达本市的。这天恰逢周日。胡兵将他父母接到家中稍作休息后。当晚就安排了两家的会面。
地点选在“花好月圆”。
胡兵说得沒错。他父母就是两位特和蔼的老人。衣着简单、态度随和。要不是席间拿出的那些价值不菲的礼品。还真看不出他们是有着近亿资产的人。
晨晨家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份礼物。晨晨妈妈的礼物是一串南珠项链。颗颗珠儿饱满圆润。看得出是好东西;爱下棋的晨晨爸爸得到一套玉石制成的象棋。晨晨爸爸自然爱不释手;送给晨晨哥哥的是块腕表……轮到晨晨。竟然是一枚极不起眼的银制戒指。令在场的人大跌眼镜。
虞梦也來了。她笑着为晨晨抱不平。“爸、刘姨。你们对晨晨也忒小气了。”
胡兵见他妈妈拿出了那枚戒指。倒是显得很高兴。眼梢眉角溢满笑意。变魔术般从裤兜里取出一条细细的铂金链子。当场就将那枚晨晨带着明显过大的戒指串上。挂在同样笑得眉眼弯弯的晨晨脖颈间。
胡兵家准备充分。措手不及的晨晨家则显得有点那个了。
席间。晨晨妈妈借上洗手间之名。将晨晨拉到走廊上说话。“他父母來前准备了那些。你怎么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晨晨一脸懵懂。“我也不知道的。”
晨晨妈妈哭笑不得。自己这个女儿……正摇头慨叹间。胡兵也走了过來。
“胡兵。你爸妈大老远赶來。还给我们带了礼物。我们也沒准备……”
“阿姨。您跟叔叔能放心地把晨晨交给我。这就足够了。”胡兵说这话时表情极其真诚。晨晨妈妈倒也真的卸下心头的负担。不再纠结于自家的不到之处了。
胡兵爸妈在家里这几天。家里非常热闹。
客人络绎不绝。
要说登门的客人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亲戚朋友。像大胖家、王建成啊。还有诸多连胡兵都不认识的老辈远亲;二就是拐弯抹角找上门的有事相求的人了。有希望得到胡兵爸爸公司产品代理权的。还有希望得到投资的等等等等。
晨晨这几天很累。倒不是干活累。胡兵临时从王建成家借來的那个阿姨很能干。家务事是不需要晨晨再插手了。
晨晨的累是由于陪客人而起的。胡兵毕竟要上班的。虞梦也是偶尔才过來。家里來的那一拨拨客人。晨晨总要陪着胡兵父母一起接待的。
要说这晨晨啊。还是极有长辈缘的。胡兵父母都很喜欢她。
晨晨待客之道也很特别。她大多时候都不声不响地坐一边。乖乖的软软的。黑亮的大眼睛认真地瞅着说话的人儿。半天插上那么一两句。让说话者极具成就感。
这天。家里來了两位老人。好像是胡兵父母的儿时伙伴。
胡兵恰巧也在家。晨晨傍着胡兵坐一边。听几位老人神侃。
老人们都念旧。讲起儿时的往事。特别是59。61年间的“三年自然灾害”。几位老人唏嘘不已。
其中一位说:“那时候想着只要一天能有三顿白米饭吃。就足矣。”
“那阵子是苦。可旧社会更苦。”另一位接过话茬。
“旧社会还好的。”晨晨忍不住插话了。
几位老人愣住了。随即哑然失笑。他们几人都是五十年代初生人。生在红旗下。对旧中国的印象多是來自于教科书。但晨晨作为80年代的孩子。更应该不知“旧社会”为何物才对啊。
“我听奶奶讲过。新中国沒成立前。他家有个大油坊。生活还不错的……那些日本鬼子也不像电影上演得那么可怕。老百姓不去招惹他们。他们也不杀人……”晨晨一本正经地讲着。可把几位老人乐坏了。
胡兵也乐了。
胡兵妈妈拉过晨晨的手。笑着说:“晨晨。你这些话要放在30年前讲。就是反革命了。” 说话间。她顺手抹下自己腕间的玉镯。套在晨晨空空的手腕上。
几天相处下來。晨晨私下对着胡兵感慨。“你父母真的很好的。比凌阿姨陈叔叔待我还好。”
“是谁说狼來了的。”
“我错了。错了还不行嘛。”我们的晨晨还是知错就改的好同学的。
可令晨晨和胡兵始料未及的是。在胡兵父母临回去的前一天。狼真的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