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1 / 2)

加入书签

许云封和若山道人之间的对话,看似寻常,实则却是互相考较道心之举,若山道人一上來就指责许云封行事鬼祟,于小事之上也藏头露尾,既而又暗示他沽名钓誉,这就好比是两记杀招,寻常修道人若是有挨了任何一记,必然从此道心有损,终生无望大道,许云封却从容应对,淡定自然,沒有半分矫揉造作,反而向若山道人指出大道根本原就在一言一行,一丝一缕之间,两人虽然沒有动手,若山道人却已落在了下风,

若山向许云封行了一礼,忽又厉声问道:“许道友适才说有话要讲,却不知你要讲些什么,是想说荀国众道友來此,纯是巧合吗,”

许云封笑道:“天下间哪有这么多巧合,我等今日到此与若山道友等一样,是有所为而來,”

“敢问有何所为,”若山道人步步紧逼,不容许云封有丝毫喘息之机,

“为的是保我荀国利益,”许云封直言不诲,沒有半点犹豫,

“原來如此,”若山道人冷笑道:“我还以为荀国众道友,远道來此,当真是为了铲强扶弱,主持公道,原來也不过是了自己的利益,嘿嘿,嘿嘿……”

许云封却笑道:“若山道友为何发笑,若山道友等乌国修士为了乌国之利,不惜设下此等妙计,我荀国修士保护我荀国的利益,这又有什么不对吗,贫道倒认为这是最好的理由,也是最恰当的理由,”

“说得好,”云天舒在云头之上道:“‘崇高理由不值一顾,自私自利天下通行’,天下间再沒有比保护自己的利益更充分的理由了,无论是谁都不能不允许别人保护自己的利益吧,”

许云封看了云天舒一眼,微微一笑道:“我等虽然是为了荀国的利益而來,对东平众道友却也有好处,这件事本來就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事,贫道绝不诲言此來是了我荀国的利益,也希望东平的众道友看清眼下是什么形势,眼下我荀国的利益便是东平的利益,”

东平众修士一时默然,都知许云封所言不虚,如今东平称得上大军压境,别的不说,单是眼前若山道人和乌国众修士这一关就极为难过,倘若当真由东平修士独斗乌国,一战下來,东平修士能活下來的只怕沒有几个,不管荀国众人來意如何不善,眼下却是他们最有力的靠山,若是有这个靠山不靠,这个眼前亏就吃定了,

“许道友说话痛快,倒很合我的脾胃,”最先说话的却是与东平关系不大的蛟老怪,他的洞府远在海外,说起话來顾虑自然少些,他道:“适才道友言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害嘛,大家都心知肚明,敢问许道友,这‘利’字又做何解啊,”

许云封道:“这位定然是海外的蛟道友了,蛟道友地处海外,逍遥自在,若说利嘛,对道友还真沒什么利,若东平的众位道友都能像蛟道友一样,那我倒劝各位道友还是置身事外的好,不然兵凶战危,真要双方恶斗起來,死伤再所难免,哪又是何苦呢,这‘利’本就是从害身上來的,能保得自己的山门子弟安然无恙,这岂不就是大利,若是蛟道友还想求别的利,恕贫道实在无能为力,”他这番话说得弯弯转转,意思却是再清楚不过,乌国吞并西元已成定局,下一个目标定然便是东平,东平众修士除非能把各自的山门迁往海外,不然终究难免与乌国修士一战,若是他们投向荀国,以后大战发生,荀国修士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东平修士的压力自可大大减轻,这就是利,而且是天大的利,

“许道友说笑了,”若山道人忙道:“这开疆扩土,本是俗世帝王之间的争斗,与我修士间的争斗可大大不同,我乌国修士既然能容得下西元各位道友,难道就容不下东平众修士吗,”

“若当真容得下,适才若山道友也就不会口出要拿东平修士送大礼之语了,”许云封道:“乌国能容得下西元修士,那是因为西元乌国关系本就亲近,彼此有些情谊,东平则一向与乌国不合,若山道友真能保证也能容得下东平修士吗,”若山道友嘴髻动了动,欲待说话,许云封又道:“就算若山道友能保证,别的乌国修士也能保证吗,乌国修士为了乌国扩张费了若大的力气,我想乌国国主就算富有四海只怕也无力报答吧,难道各位道友愿意白费力气,若是不愿自然就要在别国修士身上打主意了,我想适才若山道友急于向东平同道下手也是为此吧,”

若山挣扎了半晌,最终还是无言以对,棋高一着,缚手缚脚,若山道人面对西元修士之时从容不迫,对答如流,乃是因为一來他有定算,二來他实力稳压众人,感觉不到压力,而今碰上这位许云封,却处处落于下风,一时之间,这位乌国第一修士竟有些灰心起來,

“沒话说了吧,这就是侵略者本身所固有的弊端,”云天舒在云头之上幸灾乐祸地道:“侵略这件事本身就是获得好处,就算能忍耐一时,最终也会露出真相來的,只不过是好处大小,过不过分,对方能忍耐不能的区别罢了,”

许云封向云天舒二次拱手道:“这位道友寥寥数语便说破了千古至理,贫道佩服之至,來日若是有暇,还请到荀国一游,贫道一定聆听教诲,”

云天舒凝神看了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