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节 普鲁士也是波兰(3 / 3)
巴尔喀千山脉,西部的比利牛斯山脉,将广袤的中欧平原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地形,但在这块独立地理中,却没有诞生出一个统一的文化民族,长期是被罗马人称作蛮族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和高卢人在相互争夺。
假如欧洲的文明不是从希腊罗马输入,从沿海慢慢向腹地渗透。而是从波德平原上涌现一个农耕文明,向四周扩张融合,类似中国中原地区的夏商文明一样。或者是从莱茵河上游的奥地利高原上诞生了一个文明,然后向外扩张,就好像中国的黄土高原上诞生出了一个农耕文明,然后从上游沿着黄河、长江向下游扩散。也许欧洲也会诞生一个统一的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曾几何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中国民族,也跟欧洲一样,复杂、野蛮。但其中诞生了一个诸夏文明,他们开始筑城而居,目的是防备城外不远的游牧匪帮。当西周已经度过了他一半岁月的时候,就在周王城的周边地区,依然生活着伊洛之戎这样的游牧民族。而周王朝此时却已经通过分封制,在整个黄河流域建立了数以百计的诸侯国。
中国人的先祖通过筑城,开垦,逐步逐步的占领了土地,驱逐了游牧民族或者同化了他们,融合了他们。用了上千年时间,几个王朝的跨度,才让黄河成了汉地。
欧洲一直没有出现这个历史进程,在野蛮时代的厮杀中,他们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们耗死了罗马帝国,在罗马的废墟上建立了国家,却依然继续在野蛮的厮杀。
俾斯麦认同英国的说法,欧洲所有民族和国家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对抗中国。但他却绝不会参与其中,普鲁士要做的,不是跟其他民族团结起来对抗中国,普鲁士要做的,是统一德意志民族,然后扩张自己的势力。就好像当年的凯尔特人如果告诉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要团结起来才能对抗拉丁人(罗马民族),他们可能也认同,但他们更在乎自己的猎场和土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俾斯麦现在认为普鲁士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跟当年的波兰贵族没有什么两样,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农奴够不够多,庄园都不够大,其次才会考虑国家是不是有足够的防备力量,足以抵挡敌人的入侵。
欧洲的故事总在这样在分裂中重复着分裂,就好像中国总在兴衰中重现着兴衰一样。
一边鄙视着把国家放在次要地位的波兰,一边重复着把欧洲利益放在普鲁士之后的俾斯麦,在结束了中国东部地区的考察之后,迅速赶去了黑海沿岸,他认为他的战略契机,一定会出现在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