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五百强梦想(2 / 3)
家公司提出了自己要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
被“世界500强”这个梦想的光环所吸引的不光是企业家们,政府高层和学术界也同时达成了一个乐观的共识,那就是“抓大”就应该全力扶持那些从市场中冲杀出来的企业,把他们尽快的送进“世界500强”名单中!
进入“世界500强”俨然已经成为了一项国家经济目标!
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罗锋才说出了“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能够做出来一个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那就不但是自己的成功,更是一个民族英雄”这样的话。
“海尔的老总张瑞敏已经提出来了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这事你知道吧?”陈明宇道。
“嗯,看新闻了,张瑞敏牛啊!他当年进入海尔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濒临破产倒闭的小厂,但是他却能带领着海尔一路走到今天,现在甚至还提出了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张总真是我辈楷模啊!”罗锋称赞道。
“张总确实是一个让我辈敬佩的企业家!”陈明宇也称赞了一句,然后又问道,“锋哥,当你第一次看到张总提出了海尔要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时,你有什么想法?”
罗锋沉吟了一下,笑道:“敬佩,以及,羡慕!”
“呵呵,锋哥,其实从咱们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你是一个很有理想,或者说是很有野心的人!我觉得,你做生意,绝对不单纯是想要赚钱,而是想要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是吗?”罗锋对于自己是不是有这么远大的“梦想”都不是太确定。
“是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想法,那你两年前也不会放着这么多赚钱的大好机会,专程跑到美国去读BA!当时跟你一块做生意赚钱的人有那么多,除了你之外,又有谁专门去读BA了呢?这就是你有着远大理想的确凿证明!”陈明宇言之凿凿的说道。
经陈明宇这么一说,罗锋也不禁感到一阵心潮澎湃!
实际上,罗锋当初去读BA的时候,还根本没有想过要做一个伟大的企业,更没有想过要进入世界500强,那时候他还根本就没有关于世界500强的概念,只不过他觉得不能光是这么闷着头去做生意,必须要提升一下自己在理论和知识上的储备才行,所以他才毅然的奔赴美国去读BA了!
当时,他的很多朋友还都劝他不要去,说他去读BA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反正他是要做老板的人,以后又不会去给别人打工,何苦去费那个劲,难道还想拿文凭吗?
但是,他就是坚持要去,最后当然还是去了。
在刚才跟陈明宇的聊天中,他告诉陈明宇,他在美国的这两年没怎么好好读书,光顾着玩,或者说是游历了,但实际上,他这两年确实是没少游历了,但他的这种游历却并不是为了玩,而是有目的性的参观了解了很多世界知名的企业,与此同时,他也根本就没有放弃学习,而是非常勤奋的加班加点的学习,虽然他原本的英语底子就很不错,但为了更好的了解学习的课程,他还专门请了一位美籍华侨给他补习英语。最终,他也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
要知道,按照美国的大学制度,想要进入或许比较容易,但是想要顺利毕业,如果没有真才实学的话,那可是非常困难的!
罗锋之所以不愿意如实说这些,只是怕引起国内这些朋友们的笑话罢了。
不过,在美国待了这两年之后,他还是没有把自己坚持去读BA这件事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只是单纯的觉得,既然自己要做生意了,那就应该让自己的软件和硬件同时提升上去!
但是,在听了陈明宇的这番话之后,他却突然有了一种触动了灵魂般的感觉!
他忍不住扪心自问,自己确实是有着这么远大的理想吗?
他不敢明确的给出自己一个答案,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已经知道那个答案是什么了!
尽管如此,罗锋还是不敢表示出来这个意思,毕竟这个理想实在是太远大了,对于目前的他来说,简直就像是海市蜃楼一般,可望而不可即!
张瑞敏之所以敢提出进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表,那是因为张瑞敏已经在海尔深耕多年,而且海尔目前在国内的白色家电行业已经是市场份额第一了,而且国家经贸委也已经宣布,未来几年将重点扶植宝钢、海尔、江南造船、华北制药、北大方正、长虹六家公司,力争使它们在200年进入“世界五百强”。
国家对这六个“种子选手”的扶持政策,包括每年向每个公司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的技术创新基金,允许企业筹建具有公众融资功能的财务公司,所效仿的正是日韩财团模式,而具体的榜样就是此时全亚洲成长速度最快的韩国大宇集团!
相比于张瑞敏来说,他目前连一个自己的企业都没有,虽然他之前做炒地皮、炒股等生意的时候也成立过公司,但这都只能算到“皮包公司”之类,在他去美国留学之后就不再管理了,虽然没有正式去工商部门注销,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空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