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老李(4 / 7)
。
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是各个层次领域实力的比拼,不仅是武力,还包括谋略、文化、历史,以及玄学。
可能,楼兰古城人烟断绝,和两国的术士斗法有关。
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罗布泊地区“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暴风奋发,飞沙雨石。”
在此之前,罗布泊和楼兰,明明是沙漠中的生命绿洲。
《大唐西域记》对罗布泊和沙漠地区描写中有大量鬼神之说,绝不是偶然,玄奘法师虽然是一名佛学大才,同时也是一名严谨的学术研究人员,这样的写法,必然有他的用意。
看了一上午的文献,宋晓冬看的头昏脑涨,就走出帐篷来四下打量。
营地里有十多顶帐篷,营地位置在三面沙丘中间的背风处,营地外停着许多辆没有车牌子的军吉普,营地内有很多没有牌子的箱子。
帐篷上没有标志,只有宋晓冬自己刚才看资料的帐篷顶上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国家水文地质研究院”。
宋晓冬看了一眼这个牌子,又看了看营地周围明显是装着枪的箱子,一声冷笑,心里想着:“真有意思,水文地质研究院什么时候开始,需要配枪工作了。”
正午太阳暴晒,地面黄色的沙子也从地面向上辐射热量,沙漠中没有一丝风,一切都在试图榨干宋晓冬身上的每一滴水分。
地面上到处都是软绵绵的沙子,放眼望去,这一带没有灌木,没有阴影,远处的空气受热膨胀,遥远的地平线在空气中如同水面的倒影一般不断跳动摇晃。
整个营地都没有多少人。
宋晓冬围绕着营地慢慢地转了一圈,沙土中一步一个脚印,一脚下去鞋面都被沙子掩盖住,走起路来踉踉跄跄。
一个年轻的小战士看见了宋晓冬,走过来问:“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你们赵将军请来的,我找赵将军。”宋晓冬回答。
“赵将军不在。”小战士回答。
“那我找老李。”宋晓冬又说。
“跟我来。”
小战士打头,带着宋晓冬来到营地中间的一顶帐篷,宋晓冬打开帐篷门走进来,看见老李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面色凝重地看着手里的资料。
“哦!你来了!”老李放下手里的资料对宋晓冬说道。
“是。”宋晓冬连连点头。
“坐。”
“好。”
宋晓冬乖巧地拿了一把椅子坐下来。
“看怎么样了?”老李问。
“看完了。”宋晓冬回答。
“嗯,很好。”老李点点头。
“赵将军呢?”宋晓冬问。
“赵将军去前线了。”宋晓冬回答。
“前线?”宋晓冬一听,心里一惊。
“嗯。你看看吧。”老李把自己正在看的资料拿出来要递给宋晓冬。
宋晓冬赶紧起身拿起来。
是很多照片。
照片上正是楼兰古城,战士们已经把楼兰古城团团围住,构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作,小心地面对着楼兰空城,如临大敌一般。
“这是楼兰古城遗址?”宋晓冬问。
老李点点头。
“这里是前线?”宋晓冬又问。
老李又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对宋晓冬说道:“前天夜里牺牲了5个战士,昨天夜里,又牺牲了6个战士。”
“什么?”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侦察兵
“敌人是谁?”宋晓冬问。
“我们不知道。”
“怎么会不知道?”
“我们看不清楚。”
“看清楚的,都牺牲了。”
“3天前,楼兰文物保护站的几个工作人员向派出所报案,说晚上楼兰古城中有可疑人员动向,派去两个民警半夜去调查,两个人回来之后精神都有些异常,其中一个民警回来之后的当天晚上跳楼自杀了,另一个回来之后一直不吃不喝不睡也不说话,已经送到精神病院去了。”老李开始为宋晓冬介绍情况。
“我和小赵昨天下午到这里,派一个班五名战士去调查,一个都没回来,昨天又派去十个人,回来了四个,情况和不说话的民警差不多,也已经送去军区调查了。”
“赵将军现在已经在古城遗址外围了,你如果觉得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去,希望你们能够帮我们弄清楚里面的情况。”老李对宋晓冬说。
“好。”宋晓冬郑重地点点头。
“去吧。”
宋晓冬走出帐篷,要小战士带他去找孙依依楚仙灵。
两个人挤在一起,睡的正香。
宋晓冬进来,楚仙灵就醒了。
“你们睡了一上午?”宋晓冬轻声问道。
“嗯。”楚仙灵睡眼惺忪地点点头。
“准备一下吧,我们要去拼命了。”宋晓冬对楚仙灵说道。
不一会,三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