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一十五章 汇报你的情况(5 / 6)

加入书签

来,上级给我下了死命令。”张江说道。

“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减轻代价。”

第二千七百一十九章无畏号

中午的时候,华国方面的打捞队伍赶到了现场,接替了米国方面的搜救工作,并向米国方面表示感谢。

蛙人下水,检查无畏号的情况。

“报告,下潜深度,9米,1米。”

“11米,12米。”

“报告,抵达海底,抵达海底,发现船只,发现船只,在预定地点,在预定地点。”

“汇报船只情况,拍摄水下照片。”水面发布命令。

“明白,正在接近目标,正在接近目标。”

“天哪,这是什么...”水下的蛙人没有来由地发出了一阵阵地感叹。

“汇报情况,汇报情况。”

“报告水面,报告水面,目标严重损毁,目标严重损毁,船身多处孔洞,主梁断裂,主梁断裂。”

“内部情况?”

“船身倾覆,内部情况不明,重复,船身倾覆,内部情况不明。”

“拍摄水下影像。”

“明白,正在拍摄。”

“正在回传资料。”

“是否收到?”

“水面收到,水面收到。”

“请求上浮。”

“可以上浮,可以上浮。”

蛙人重新回到水面,专家们观看蛙人拍摄的水下资料,准备制定下一步计划。

“先把水下资料发给总指挥部。”

“是。”

总指挥部里的张江接收到了信息。

“开会。”

张江挑选了李东源、赵书文、刘选等几个秘书常驻,几个人和张江一起在指挥部里等待结果。

“来了,这是水下的情况。”

张江在指挥室内大屏幕上播放蛙人带回来的水下情况。

无畏号巨人一般的身体,赫然躺在海底,四脚朝天。

船舷断裂,主梁断裂,船身断成了两截。

而且,船身上,尤其是水线以下,几乎完全损毁,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孔洞,甚至,在船头的位置,还能够发现,折断在船身上的剑鱼坚硬的嘴。

剑鱼确实是能够撞漏船的,但是那是以前的古老的木帆船,剑鱼击穿了现代水面舰艇几十毫米厚的钢板,这还是第一次。

“真的是鱼扎漏水了才沉的船?”赵书文疑惑地问道。

“不确定。”张江说道。

“鱼能把船的主梁都给扎断嘛?”刘选问道。

“是啊,这么大的一艘船,就算是漏水,也要漏很长时间才能沉吧?船里面都是密封舱,堵漏措施也非常完善,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沉了?”

“是啊,主梁是怎么断的?”

“不知道,打捞专家正在研究中。”

“所以这条船确实瞬移了?”

“科学没有办法解释这件事情。”张江说道。

“我说过的费城实验可以这件事情。”

“费城试验是米国人的搞的,那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是米国人在搞我们?”顾问问道。

“这种强磁场的实验,很多国家都在搞,我之前就说过,我们国家之前也搞过!”

“又是瞬移又是飞碟,这两项都和米国人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了。”赵书文说道。

“接下来怎么办?”顾问问张江。

张江给大家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照片。

是一张卫星图。

“这里,是我们的打捞船队。”张江指了指卫星图上的绿色的圆点。

“这里,是米国人的科考船。”张江说道。

“米国科考船?”顾问问道。

“因为上一次联合科考死亡惨重,米国派来了规模更大的科考船队。”张江说道。

“这里是荷兰人的科考队,这里是俄国人的科考队。”张江又指了指地图上的其他两个点。

“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了。”顾问说道。

“是啊。”张江点点头。

“他们是去科考的,和我们打捞瑞龙号有什么关系?”顾问问道。

“这几个科考队基本上都是要从科隆纳亚岛的联合国科考营地登录,而这个地方,距离瑞龙号出事的地点,只有几十海里的距离。我严重怀疑这些科考船去考察的目的。”张江说道。

“那我国有没有再派出科考队?”顾问问道。

“瑞龙号沉了,就说明我们的科考队已经得手了,没有必要再去冒险了。”张江说道。

大家默然。

“好,大家暂时就讨论到这里。”

张江给刘前进打电话。

“张副会长。”

“小刘啊,无畏号找到了。”张江语气沉重。

刘前进感觉到了不好的气息。

“在哪?怎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