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开始集结的反对者(二)(3 / 3)
p;bp;&bp;&bp;&bp;见到郝仁很认同自己的理念,廉希宪倒是有些不安起来,他提出了问题,“可宋国是怎么训练他们的百姓?难倒宋国人很能打仗么?”
&bp;&bp;&bp;&bp;身为廷臣,廉希宪当然不敢去触怒战败的忽必烈大汗。所以他现在的表现非常的强硬。看着郝仁万户并不是以恶意来面对,廉希宪终于忍不住提出了一直困扰他的问题。
&bp;&bp;&bp;&bp;郝仁原本就觉得廉希宪还是有能力的,见到这家伙终于恢复了正常水平,郝仁叹道:“宋国到底是怎么弄到的,我等还需仔细打探才行。不过再用签军这等糊弄的手段,未来只怕局面会更加堪忧。”
&bp;&bp;&bp;&bp;“可大汗已经要北上用兵了。”廉希宪觉得郝仁可以说话,便进一步说道。
&bp;&bp;&bp;&bp;窝阔台汗国的首领海都正在进攻蒙古的上京和林,郝仁叹道:“我自然是誓死效忠大汗,然而我手中并无蒙古部族,私下组建汉军,只怕有人就要说什么。现在除了府兵之外,我已经没别的手段。不知京兆可否愿意为陛下效力?”
&bp;&bp;&bp;&bp;与方才不同。廉希宪闭口不言,既不同意,也不反对。这是郝仁当下的现状,也是蒙古的现状。蒙古草原上各部拥兵自重,按照蒙古的传统,忽里台大会才是决定谁是蒙古主的唯一手段。
&bp;&bp;&bp;&bp;身为廷臣,协助一位孛儿只斤组建府兵,是非常非常微妙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