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大胆猜测(1 / 2)
“孔明,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坐在前面的一名新生。 ”李元在诸葛亮身边轻声说道。
“新生?莫非李兄是指穿着蓝色衣服的那个?”
“没错,正是他。”李元点了点头。
“此人眼神锐利至极,并且还有些阴险,刚才从他身旁的时候我也多看了一眼。”诸葛亮回答道,因为那人的眼神实在太突出了,所以他想不注意都不行。
“此人年纪应该我们稍大,面生得很,看来是新来的。”庞统插嘴道,听到李元和诸葛亮的对话他也来兴趣了,并且他胆子很大,即使知道李元的身份也没有任何不适。徐庶倒是有点谨慎,对李元的对话感到兴趣,但是没有出声,只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那人名叫马贤,是河内人,我对他的身份感到十分怀疑。”李元双目注视着马贤的后背,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对马贤感到有些不安。
“李兄为何对马贤感到怀疑?”诸葛亮微笑道,他们说话的声音很轻,而且坐在最后面,所以都没人注意到他们。
“实不相瞒,我听说河内司马防有八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天资聪颖,长子司马朗在为曹操效力,次子司马懿今年应该只有十七岁,然而他的聪明才智远超司马朗,并且做事谨慎,为人沉稳,极具城府,长着一副鹰视狼顾的样子,马贤的外貌极其符合,并且他也是从河内来,所以我怀疑他是不是司马懿。”
李元说的都是从前世得知,曹操曾说司马懿鹰视狼顾,城府极深,所以不能让司马懿掌握兵权,虽然曹操任用司马懿,但是对司马懿极其不信任,最终也证实曹操的做法是对的
“世间长得相似的人不少,李兄仅凭外貌判断马贤是司马懿,这也未免太过草率了。”徐庶终于开口说话。
“但是李兄说的也不无道理,因为这世间长得鹰视狼顾的人少之又少,那马贤恰好符合,如若马贤真是司马懿,前来鹿门书院可能只是为了求学,李兄也无需太过担忧。”庞统为李元分析道,“他隐瞒自己的身份恐怕是因为他兄长司马朗是曹操部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才会这么做吧。”
“或许是吧。”李元皱了皱眉头,他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也想不出哪里不对。
“士元,如若那人真是司马懿,那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了。”诸葛亮想得更深入。
“孔明此话怎讲?”庞统眉毛轻佻,他与诸葛亮时常试,两人互有胜负,他不信此次诸葛亮能够他想得更多。
“李兄以后必定会从鹿门书院里挑选学业出色的人到麾下出仕,如若马贤真是司马懿,并且才学过人,那李兄很有可能会看此人并邀请他出仕,司马懿成功出仕后凭借过人的能力得到李兄的重视,让他成为你身边的重臣,那李将军又会多一位得力帮手。”
诸葛亮为众人耐心解释,“然而司马懿长兄司马朗在曹操麾下出仕,说明司马懿也很有可能已经是曹操的部下,他前来鹿门书院求学并且出仕可能是曹操的命令,目的是为了成为李兄身边的重臣,从而为曹操提供下邳的情报,甚至从内部分解李兄的势力。”
诸葛亮这一翻解释众人冷汗直流,同时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因为他的说法让人难以信服,但因为是从诸葛亮嘴里说出来的,所以李元也不能完全不信,而且在“历史”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所以李元已经不能依靠“历史”来判断马贤到底是不是司马懿,像他不能判断刘备的军师李善是不是李儒。
“孔明的想法我不太认同。”良久之后庞统才说道,“不过即使有一分可能我也会多加防范马贤。”
“哈哈哈哈,这只是我个人猜测而已,不一定是对的,马贤是否是司马懿要从才学判断,因为只有才学远超其他人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李兄的重视,如若他才学只是一般很有可能不是司马懿。”诸葛亮其实已经向李元说明测试司马懿的方法。
“多谢孔明指教。”李元对诸葛亮抱拳道。
“李兄无须客气,你广建书院给寒门子弟提供读书的机会是一件莫大的好事,我这是为天下学子报答你的恩德。”诸葛亮内心虽然不愿意为李元效力,但是李元建立鹿门书院对天下百姓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所以他才会帮李元。
“既然马贤在接下来的几年都会在鹿门书院学习,他也将是你们的同门,我将监视马贤的任务交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帮我引出他的真正身份。”李元决定将此任务交给诸葛亮三人,如若马贤真是司马懿,其他人根本不可能是他对手,唯有交给诸葛亮,庞统和徐庶才能战胜他。
“我徐元直愿意为李将……李兄效劳。”徐庶毫不犹豫地答应,因为他早已想为李元效力,如今有个表现的机会摆在眼前他必须好好把握。
“在鹿门书院读书还蛮无聊的,有个对手挑战也是不错。”庞统也答应李元的请求。
诸葛亮打了一个哈欠,“李兄太高看我孔明,有士元和元直帮忙足够了,我不插手了,我还是认真读书吧。”
“孔明你是不是怕我你先一步测出马贤的身份,所以你才不愿意插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