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这一刻(1 / 2)

加入书签

决赛的菜品虽然做的精细,但是好在规定分量不多,以防止整个比赛都结束了,选手们还无法完成。

所以没过多久,大家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第一道菜。

按照当时抽签的顺序,首先送到评委们面前的,是第一组的高汤鱼翅。

虽然名为鱼翅,但是因为组委会之前规定过严禁使用鱼翅,所以这个选手只是用比较好的粉丝做了原料,配上高汤跟一些海鲜做成。

黑框眼镜的评委首先尝了一口,觉得很不错,还点评了一下:“现在都说没有需求就没有杀戮,但是很多人还是很追求口感的,这样的尝试,倒是不错,我觉得味道挺好。”

本地的两个评委也觉得从这点来说可以满足一些人的需求,还不用破坏生态平衡。

法国评委,叫做陆有朋的,不愧是据说研究了中国饮食很多年,只是轻轻喝了一口汤,惜字如金的样子,一句也不说。

那个漂亮的年轻女人秦一白也是非常惜字如金,面无表情喝了口汤就放下了,立刻喝了一口清水。

主持然亮亮嗓子:“请评委们在电子屏幕上打分吧!”

结果就是,这个做了仿鱼翅的选手,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平均算下来是八十五分,看来评委们不愧是大赛参加多了,这么美味的东西也没有舍得多给分。

随机有服务生端上了第二个选手的菜,是一道算是翻做的菜“二十四桥明月夜”。

其实说到这个名字,除了唐诗,大家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想到金庸他老人家的创造发明了——黄蓉用火腿球状豆腐,然后把火腿扔掉,只吃豆腐。

显然这个选手是个金庸迷,不过也加上了自己的创新。首先没有用豆腐球——估计是太难切成球状了,而是用了魔芋。汤料炖的很粘稠,显然是提前预备好的料汁。

评委们都是立刻就明白这个选手是借鉴了武侠小说——谁叫金大侠的书迷是用亿来计算的呢?那个法国评委是个汉学家,也是个书迷,不禁问这个选手:“能说说汤料里放了什么吗?”

台下的选手一听评委这么感兴趣,马上谈了一些思路,其实就是用火腿和鸡汤加上一些猪蹄子熬炖了很久才出味的。

显然这个选手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只有那个秦一白,照例什么话都没说,尝了一口,直接打分。

算下来,这个做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选手是八十八分。

陆羽嵩是三组里面的最后一组,当服务生把他的饺子端到评委席上的时候,大家先是楞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想,刚入席就送饺子,这主食也上得太快了吧?

但是随即定睛一看——原来这饺子是纯白色的,也很光滑,显然不是面粉皮。

于是几个评委都很好奇地尝试了一个,刚好陆羽嵩算准了数量做了五个。

“是豆腐!”黑框眼镜评委张小齐首先说出来了。

其他几个人也觉得很惊喜,都说豆腐的发明真是中国的一大贡献啊,也知道豆腐有很多种吃法,但是谁知道还能当饺子皮用呢?

连那个一直不说话的秦一白都忍不住问了一句:“真的是豆腐?”

“嗯!”陆羽嵩肯定地回答,明显感觉到这个号称走过无数地方,吃过无数美食的年轻女人非常惊讶的神态。

几个评委都笑了,互相交流了一下,很快打出了分数——按照一系列的算法后,平均分是九十分。

不仅仅是评委,台下的观众都不禁鼓掌了!

面对着摄像机,主持人眉飞色舞地说:“刚才评委们都给了三号选手陆羽嵩最高分,因为这道金汤白玉饺子完全是符合我们这次比赛的理念的,环保,健康,家常,陆羽嵩的这道菜,外形很像主食,但是又很开胃,荠菜是传统的野菜,豆腐与母鸡也是家里经常用到的食材,可以说这道菜非常非常附和我们这次大赛的理念!”

办公室的超大电视机前面,叶静千也在看着这场比赛,可以说,自从他讲陆羽嵩视为自己人以后,其实也是有点紧张的,他那么迫切地希望这个年轻人能够旗开得胜。

看到这一幕,连见多识广的叶静千都暗暗叫了一声好,果然之前问他打算的时候,他说要把比赛规则吃透了不是白说的。

短暂的休息以后,进入了第二回合。

第一道菜的要求是开胃,那么第二道菜就是要求比较隆重一些了。

当陆羽嵩开始处理手里那条肥大的鳜鱼的时候,李进文悄悄地告诉他说:“天,这么巧,我看旁边两组选手都在做鱼菜!”

其实这样很容易产生一个不利的比较,因为相似的食材,难免评委在评判的时候更容易把自己的喜好混进去。

但是陆羽嵩没想那么多,依旧按照原来设定好的步骤一步步处理鱼肉。

这次要做的,是一池碧水金鱼游。

本来可以选择更贵的鱼类,但是因为想到这次比赛总是强调亲民,所以还是选择了一般贵的鳜鱼。

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的肉质跟外形决定了可以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