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老庙村(2 / 3)
那小童显然不喜欢这个‘称号’,张了张嘴刚要反驳,却下意识的接住了小堂倌抛来的糖果。
糖果对于小孩来说,就像是胭脂对于女人一般,有着致命的诱惑。
他接过麦芽糖,喜滋滋的塞进嘴里,细细咀嚼起来。
这下,就是小堂倌再喊他十声甚至是一百声‘吹牛大王’,想来骑牛的小童都丝毫不会懊恼。
“呀!糟糕!光顾着和你们说话了,差点要忘了时间,我该迟到了!”
将那甜糯的麦芽糖吞入腹中,小童忽然想起了什么,拍了一下额头,都顾不得和姜小蛮三人打招呼,急匆匆的爬上牛背,轻轻拍了拍牛角,道:“大黄,我们赶快走!”
那黄牛当真是颇通人性,哞哞叫了两声,撒开四只蹄子向着村子另一头急行而去。
姜小蛮无奈的摇了摇头,甩了甩缰绳让马车缓缓向那长着株柏树的院落行去。
小堂倌兴致盎然,又钻回车厢里将脑袋靠在窗户框上,懒懒的打了一个哈欠。
萧颖见姬小月昏昏欲睡,也并不打扰,倚在车厢另一边,手里捧了卷书,埋头细细品读。
姓萧姑娘手上捧着的,可并非是寻常用以消遣的杂书,来历颇为不凡,乃是梧桐寺中的老禅师所赠。
封面,以古篆体书写着《大日如来剑典》几个大字,禅意亦然,是禅宗当今至高传承之一。
萧颖得了梧桐寺塔林中历代高僧佛力传承,自然是要学习些禅宗传承的。
一身佛力之浓厚,丝毫不输苦修数十载最为虔诚的禅宗弟子。
可是,若无禅宗功法来支持,这身得自禅宗的佛力修为就好比无根之水一般,早晚会散尽。
虽说以九阴玄女这般至阴体质,不适修行佛门这般至阳神通。
可若想炼化一身佛力于己身,不至于溃散。
眼下,也唯有依托佛门神通。
下山前,湛海禅师和姜小蛮说过,劫非劫。
九阴玄女之身引来的劫难,有时反而会成为一场大机缘。
凶与吉,本就如同白天黑夜一般,相对而生。
阴与阳,同样如此。
所以,九阴玄女若是修行禅宗至阳神通,有时候,或许是福非祸。
这话,并不是湛海禅师所说,他只是代为转达。
真正说这话的人,却是老禅师已然再入轮回的师父……
老方丈只差半步便能得证金身,飞升西天净土。
晚年寿元无多时,更是一身法力能通玄。
坐化前,为湛海留下三句佛偈。
一是‘锦城唯雨潇潇时,陌上山前塔林中。’。
说的是《观音心经》因姓萧的姑娘显现。
第二个便是如那云枭所推演的一般,前代老主持也留下佛偈揭示。
所谓‘九凤命格栖梧桐,佛前叩首昙花显。’
如今,已然印证了两句。
第三个佛偈,老僧没有说,姜小蛮也不会刻意去问。
想来,有朝一日也必然是要印证的。
“喂!”
那骑牛的小童跑出大半,终是想起还没有和这三个不算太差的陌生人告别,又急匆匆让黄牛停了下来,转过头冲着那渐行渐远的马车大声喊道。
姜小蛮牵住手中缰绳,偏过脑袋,看着那稚童笑问道:“怎么了?”
骑牛的小童双手作喇叭状,放在嘴唇边上:“告诉那腿很短的小哥哥,我不是吹牛大王!我真的能听得懂大黄讲话,还有还有,蛇虫蚁兽,花草树木我也都能听得懂它们说话呢!”
说罢,小童拍了拍大黄牛的屁股,又急匆匆向着村那头书塾所在的地方疾驰而去。
“吹牛皮大王你给我站住,说谁小短腿呢!”
小堂倌原本都快要睡着了,结果眼睛一张噌的一声就跳了起来,边喊边要跳下马车去追那顽皮小童。
小姑娘早前可暗暗发过誓,若是以后谁还敢再叫她小短腿或者矮子,那她一定跟人家玩命!
哪怕是个臭小孩,也一样不能原谅!
而且那骑牛的死孩子,一看便是鬼精鬼精,一肚子坏水,比姜小虫都还要更坏!
结果还没等她跳下马车,身后衣领就被那赶车少年给揪住了。
姬小月扭头便要去咬那拉着她衣领的手,这会儿她像极了一只发了火的兔子。
却不料姜小蛮似乎早有预料一般,另一只手松开缰绳往前一伸,啪的轻轻拍在了小姑娘光洁的额头上。
结果,姬小月一个不稳便跌坐下去。
见小姑娘要摔倒了,姜小蛮眼疾手快,抓着她衣领的那只手顺势一拉,便小堂倌给拉进了怀中。
原本不过是下意识的维护之举,却不想两人现在的动作当真是旖旎无比。
姬小月整个人都瘫倒在姜小蛮的怀里,脑袋刚好挨着少年胸口,听着那强健而有力的心跳声,脸一下就红了。
“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