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那一年有三千姜家铁骑卸甲入江湖(2 / 3)
姜小蛮还是失了理智,双眸赤红,连呼吸都不由变得紊乱起来。
“呵呵,你大可试试!”玄苍嘴角弧度愈发上翘,看着少年轻声道:“老夫多年前本就是该死之人,苟活于世,所求不过是让我孙儿能够还魂于人世。今天,我这孙儿当真死在你这小孽障剑下,老朽不会杀你,却是会全力逃命,一个一个杀死你所有在意之人。”
年少时都曾向往过江湖。
可唯当踏上了这座江湖的人,才深知这江湖水深是有多可怖。
说到底,姜小蛮不过是一个才入江湖的少年。
不论心智亦或者武道修为,就算再逆天,又怎会是玄苍这种游历于江湖无数岁月的老妖怪对手。
恍惚间,便是让玄苍抓住了机会。
冷冷一笑,袖袍凛冽鼓荡。
旋即,宛若一支利箭一般飞掠向那执剑少年。
单掌向前,五指如钩。
只是尚不等他飞掠至姜小蛮身前,面色却是一变。
身形微微一滞,在半空中扭曲成一诡异弧度,滚落地面。
单膝跪地,玄苍仰头紧紧盯着一处虚无,神情惊疑不定。
这一切,几乎是在电光火石间。
不足一息时间,便已然发生。
姜小蛮看得真切,却又有些摸不着头绪。
方才,玄苍明显是对自己起了杀心。
一爪抓实,自己丝毫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就算能够无恙躲过,却必然会让玄苍救回孙子。
到那时,失了倚仗,无疑是九死无生。
只是却不知最终为何这老不死又退了回去。
莫不是发了善心?
可这老货连心脏都没有了,又何来的善心?
想来想去,姜小蛮也只能觉着玄苍这老不死是因为投鼠忌器,怕伤到自己孙子才会在最后关头又收了手。
吃一堑长一智,姜小蛮再不敢有丝毫分神。
长剑抵在那如同牵线木偶一般的小童脖颈上,两人一步一步向后退去。
直至退到墙根处,这才让姜小蛮稍稍放下心来。
两人之间,修为过于悬殊。
于姜小蛮而言,此时此刻就仿若身处必死棋局当中一般。
除非能胜天半子,否则无丝毫翻盘机会。
拿一个痴傻稚童当作人质故然有些卑劣。
可要想活下去,也唯有如此。
这小童,便是那能胜天的破局之子。
一子落错,满盘皆输。
当背靠在墙上时,姜小蛮终是稍稍舒了口气。
人在江湖,每逢与人相争,难免会想要有所倚靠。
尤其是刚入江湖的少年人,更是如此。
离开家前,总想着仗剑江湖。
独立于江湖,却又念着家的好。
行山时靠山,淌河时靠水。
可说到底,想要立身于江湖,亦如鲤鱼跃龙门。
欲化龙,必先畅游五湖四海,历九劫八难。
最后,能够倚托倚靠的还得是自己。
龙鲤且如此,何况人哉?
此时此刻,姜小蛮所能倚靠的也只有自己。
离家北行,这条路,是自己选的。
沿途险阻,是苦是福,都怨不得谁。
这会儿,姜小蛮握着手中长剑,感受着剑刃之上的锋芒,没来由就想起了素未谋面的祖父当初说起过为九州天下所传唱的两句话来。
‘江湖弟子江湖老,江湖恩怨江湖了。’
‘既入江湖,那这江湖,谁死不得?谁不能死?’
那一年,大夏今世圣皇膝下第七子生死江湖裹尸回。
说到底,这九州可不就是一座浩大江湖。
庙堂江湖,江湖庙堂。
五方五域,谁人不身在江湖中?
江湖儿郎死江湖,力所不逮,何以怨人!
可这仇,终究还是要报的。
大夏姜家没有一笑泯恩仇的习惯。
更学不来以德报怨的释怀。
过去是如此。
现在,同样也是这样。
至于以后,约莫也不会变。
那一年,有三千姜家铁骑卸甲携刀入江湖。
那一年,九州这座江湖,有宗门血染纷飞。
姜小蛮可不想死,活都没活够呢。
这死了,岂不可惜。
背靠着墙,满脑子胡思乱想。
或许,也唯有敦实的墙壁所带来的那种厚重之感,才能让他心里踏实许多。
晃了晃脑袋,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绪驱逐出去,姜小蛮看着身前不远处保持着单膝跪地姿势的玄苍,嘴角微微翘起道:“我说老前辈,你这样做买卖可算不得厚道。”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方才被少年搅碎了心脏又斩去手臂以至于失血过多。
此时,玄苍呆滞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