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如此做派(2 / 2)

加入书签

应堆”。

对于压水堆来说,安全壳是核反应堆,安全设施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防止核反应堆故障后,阻挡放射性物质扩散到环境中去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三里岛核事故中,我们已经发现,这道防线是十分有效的。三里岛核事故中,堆芯熔毁的程度和速度,都远超过了福岛核事故反应堆,但是因为有坚固的安全壳,所有几乎未对环境造成影响,也没有影响旁边的三里岛一号机组的运行。

而对于沸水堆来说,安全壳这个概念就比较混乱了。

比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四号机组根本就没有安全壳,反应堆厂房,就是一道比较厚的混凝土墙而已,这道墙的主要作用是屏蔽反应堆的放射性射线,并不能承受强大的氢气或者蒸汽爆炸的冲击波。

后来国际核查部门,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所谓的福岛核电站的“安全壳”,这只是东电公司偷换了概念,福岛核电站的所有机组,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壳”。

那东电公司口中的福岛核电站的安全壳,到底是指什么东西,也就没有人懂了,毕竟看不到它在地球哪里。

在福岛核电站建立之初,也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一样,只有一道比较厚的混凝土反应堆厂房。

后来觉得这样不安全,就将反应堆厂房的混凝土墙进行了加厚和加固,他们称这个为安全壳,但是这增厚的墙在爆炸中瘫塌了。

但是为何东电公司的发言人却说反应堆的“安全壳”依然完好呢?因为,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安全壳”,这就是包裹反应堆的-圆柱状的钢结构。

但是,这个东西并不是理论上的、符合国际定义的安全壳,只是给反应堆的压力边界,它自己取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而已。

也就是说,东电公司声称没有损坏的“安全壳”,就是反应堆的外壳。这也是词汇上的偷换概念行径。

还有一个早就潜伏的隐患问题。相关专家会说明,就是日本电网电压和频率不匹配的问题。

目前日本的电网系统十分特殊,全国的电网并没有统一的规划,而是由十个电力公司分别管理。

按照中国人的普遍理解,我们日常使用的家用电,是赫兹的交流电,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山村,都是同一电压,同一频率。

但是日本却不同,日本的电网的低压电从500多伏特到100多伏特的5个等级,而频率也不尽相同。

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的电网,其电压的频率比较特立独行,是60赫兹,而其他电网的却是50赫兹。

电压不同还好说,在不同的电压的电网间加一个变压器,就可以实现电网之间的相互支援,但是频率就不一样。

大家都知道,同一个电网中,必须保持电压和频率是一致的。

因此东京电力公司的电网,要想与其他电力公司的电网在出现问题时相互支援,必需通过一个复杂的变电站,以实现电压和频率的转换。

这种情况,平时倒是没什么,但在福岛核事故发生时,却出了大问题。

福岛核电站设备使用的交流电频率是60赫兹的,而最初运到现场的移动发电机,只能提供50赫兹的交流电,这一问题导致移动发电机简直成了废物,最终让福岛核电站的第四道防线,被瞬间给摧毁。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