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集 雷霆之怒(中)(1 / 2)
王维朗声道:“臣下以为,常曦姑娘的这首咏牡丹作的好!将牡丹的色、香、形尽皆吟咏出来,又留有余地,堪称佳作,当然丽妃娘娘这首也非常不错,可惜珠玉在前,略逊一筹!”
丽妃为此事殚精竭虑了十天,哪能接受得了这个结果,眼见着就要发怒耍赖,哪知李隆基先口道:“评的有理!这一局,常曦胜!来人将那株玉露赐予她!”高力士闻言将玉露搬至皇后的案上,证明皇后赢了一局。
如此一来,丽妃也不能逞强发怒,只得暗暗忍住,一张俏脸憋的通红,看的李业噗嗤一笑,宁王奇道:“五弟你笑什么?”
李业举起酒壶摇头晃脑地道:“我笑螃蟹变红了!”话里讽刺丽妃横行霸道,却惨遭败北。
丽妃这时候正气呢!哪里能寻思出李业话里的意思,岐王李范傻呵呵地道:“这宴上有蒸好的螃蟹么!本王最爱吃蟹黄?!”
众人也不搭理他,见内侍又燃起一注梦甜香,都目光炯炯地盯着常曦和丽妃。众大臣本以为后妃作诗就是逗趣罢了,哪有几个妃嫔真能同前朝的上官婉儿一般才华横溢,哪里料到李隆基身边风头正劲的丽妃如此擅长诗赋,更难得的是皇后身边的女官也是如此厉害!直让众人大开眼界,纷纷用心关注第二场较量。
香灰四散,常曦盈盈下拜,声道:“献丑了!”莲步细细,边行边吟道:“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声音婉转动人,临风而立,更增楚楚之致。
王维微笑道:“姑娘好诗,但相比上次那首略微逊色。”
众人听王维如此评价都是暗暗点头。
常曦也不答话,微微一笑,退下来,心道:我是胡乱背的,哪知道那首是好的!
丽妃见王维说常曦这首不如上一首,信心大增,媚态百生,娇声吟诵道:“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吟罢得意洋洋地看向常曦,看她还有什么伎俩。
王维听罢,赞道:“妙!实在是妙!国色天香,正是牡丹独有!”
“国色天香?”众人嘴里反复咀嚼这一句,都道用它来形容牡丹是最合适不过的,李隆基笑赞道:“丽妃到真是让朕刮目相看了!”心中对这个丽妃又增了几分爱意。连中书舍人张九龄亦起身道:“丽妃娘娘这首诗堪称佳作!”
丽妃瞥了他一眼,不屑地想:现在来赞本宫好太迟了,陛下现在更加宠爱本宫,片刻后就会立瑛儿为太子,一旦大位商定,还能让你们这群与本宫作对的人有好结果?!
李隆基见胜负已判,便道:“将那株青龙卧墨池赐给丽妃。”
丽妃站起身冲李隆基卖了个甜甜的微笑。
此时已经是一比一平局的场面,最后一局尤为重要,便燃了两支香,丽妃将王美人最赞赏的一首诗放在了最后,料想常曦已江郎才尽,万不能拔得头筹,就更加春风得意起来。
常曦这次没有行至中央,站在皇后案旁,声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可是刘禹锡咏牡丹的名句,我们那个时代妇孺皆知的诗歌,不知道这些大人喜不喜欢!反正胜败一锤子买卖了!
哪知她吟诵完后,宴中鸦雀无声,常曦有点尴尬!看来是砸锅了!李隆基第一个缓过神来,喝道:“好诗!绝了!”
众人这才从诗句的美妙中苏醒,叫好声连天,都快刺穿了常曦的耳膜。
这下大出她意料之外,只见王维闪着明亮的眼睛,佩服地道:“此等诗句,小可无力品评,姑娘之诗,冠绝大唐!”
常曦脸微微一红,冠绝大唐的可不是她,是刘禹锡,刚想谦逊几句,却听丽妃笑道:“王大人可还没听本宫吟诵,焉知本宫不如她?”
众人听她这么说,都诧异她有何好诗能盖过常曦,尽皆洗耳聆听。
丽妃轻咳一声,缓缓道来:“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吟罢,众人尽皆沉思,这倒不是因醉入诗歌,而是因为丽妃这首却也是旷古绝今的,与常曦那首到是真不知何人上下。
常曦到没在意输赢的问题,见丽妃念出这首诗,心里暗道:成了!说着嘴角浮现一丝‘奸计得逞’的微笑,回首看看皇后,见她也强忍着笑意。
丽妃尚没有知觉常曦的阴谋,双目灼灼地盯着王维,看他如何做评,哪知王维听见她吟出这几句,先是一惊,紧接着低头沉思,最后尴尬地抱拳道:“小可才疏,不知如何品评,请陛下另择他人。”
众人皆以为他不愿得罪皇后和丽妃,才如此作答,李隆基亦不愿为难他,令他返回席上,王维一边走一边摇头,脸色惨白,好像是看到什么震惊的事情,众人不明所以,一时间也不敢言语。中书舍人张九龄见众人畏惧,站起身道:“不如让微臣评判。”
李隆基素知他刚直,这样一来也好,便颔首请他上来。
张九龄起身道:“微臣认为,丽妃娘娘这首诗做的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