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集 九嫔之首(上)(1 / 2)

加入书签

李隆基没有抬头,淡淡地道:“皇后看着办吧。”柳婕妤一听,心中咯噔一声,她与皇后宿怨已深,此次她还不借机报复。

只听皇后道了声诺,转而对柳婕妤寒声道:“婕妤柳氏,出言不逊,着降为美人,于寝殿禁足三个月。”

皇甫德仪忙跪下求情道:“今日乃臣妾生辰,若因臣妾而令婕妤姐姐受罚,心实难安,请皇后娘娘从轻发落。”

皇后温言道:“谤讥朝堂如此大罪,本宫如此罚她已是轻判,何况宫规森严,皇甫妹妹不要再多言,令本宫为难了。”

柳婕妤自知难以幸免,含泪扣了个头,便凄凄惶惶地离了瀛洲,回寝宫思过去了。

这下谁人不敢再言湄儿地位卑微不能入九嫔了。于昭容道:“既然陛下喜欢,那其他的便都不重要了。”

李隆基声道:“就册封为婕妤吧!”

“这……”皇后此番做作,为的就是能让湄儿的位分与皇甫德仪持平,方便打压她,哪知一番心血,李隆基还是只给了婕妤的位分。

皇甫德仪见此喜不自胜,看来自己在李隆基心里的分量还是很重的,忙打断皇后的话,上前拉起湄儿笑道:“湄儿,咱们有幸能同师学艺,现下又能一同服侍三郎,当真有缘。”

湄儿心中微觉委屈,但也不敢表露出来,忙笑道:“以后还请德仪姐姐指点。”正要起身时,腰间一直佩戴的玉佩跌在了地上,发出奇怪的叮咚声。

华妃“咦”一声,俯身捡起来,笑道:“这是什么玉佩,为何落地发出如此奇怪的声音?”

湄儿脸微微一红,回禀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自小就带在身上罢了!”

李隆基循声望去,只见华妃手里的拿着一枚通身纯白透亮的玉佩,形状甚是眼熟,便道:“华妃,拿与朕瞧瞧!”

华妃闻言递与李隆基,李隆基凝神一看,但见这玉佩由全身通透的羊脂白玉作成,纯白无暇的玉里有块黑黑的椭圆的事物,上面刻画着几棵高大细长的竹子,另有几个篆字写着平安吉祥。

李隆基心头一震,道:“皇后,朕上次给你的那块玉佩呢!”

皇后不知李隆基为何在此时提起这事,诧异地道:“在臣妾寝宫的妆台里收着呢!”

李隆基沉声道:“常曦,你速回皇后寝殿,将那枚玉佩拿与朕瞧瞧。”

常曦吃了一惊,心里万般狐疑,急忙赶回寝殿,将那枚玉佩取来交给李隆基。

此时亭中众人皆是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李隆基接过皇后那枚平安玉佩,在与湄儿的这个一对比,发现竟丝毫不差!

华妃靠的近,看的清楚,惊讶地道:“陛下,这两玫玉佩一模一样呢!”

李隆基恩了一声,只听“啪”的一声轻响,两枚玉佩自动合在了一起,原来玉佩中间黑色的椭圆物件是块磁石,双方吸引,登时合在了一起。

常曦此时已然明了,湄儿就是李隆基失散多年的那个武家的表妹!但这是真的么?湄儿真一直有这块玉佩,还是——皇后为了邀宠,替她假造的?如果是真的,为何自己一直没见她佩戴过?一时间心头涌上各种疑问,抬眼向皇后望去,见她也是满眼迷茫之色。

李隆基起身扶起了愣在地上的湄儿,激动地道:“原来你就是朕失踪多年的表妹!就是那个给朕平安玉佩的小姑娘?!好!你不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吗?朕来告诉你,你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也就是朕的祖母则天皇后的侄孙女,朕的——表妹!”

众人听到这一连串的称呼尽皆懵了。

湄儿站在地上吃吃地道:“您的表妹??”

李隆基微笑地点了点头。

湄儿缓过劲来,忙跪在地上,声道:“奴婢不敢…。。不敢!”

李隆基道:“有何不敢?”

湄儿颤抖着声音说:“武家是叛臣……奴婢……”

李隆基莞尔一笑道:“武三思诸人虽是叛臣,但恒安王武攸止早逝,无甚劣迹,况且你那时刚刚出生,与你何干?你幼时见朕起兵,赠给朕这枚平安玉佩,朕很是感念你的心意,所以不必害怕。”

湄儿听李隆基这么说了,才大着胆子抬起头,泪光盈盈地看着眼前高大英武的男子。李隆基把她扶起,揽到自己身边坐定,拉着她的手道:“你既是朕的表妹,那婕妤的位分便有些低了,朕封你做贤仪,位列九嫔之首!”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侧目,于昭容和郭顺仪进宫几年,仗着家世才爬上九嫔的位置,而风露不惜用肌息丸伤害自己的身体,百般作耗才弄了一个九嫔里最末等的德仪,更别说什么柳婕妤、王美人、钟美人一干人等,根本连望一望的希望也无,此时教坊司的一个舞姬,凭着一支飞天舞和一枚玉佩,竟一跃成为仅次于皇后、华妃的贤仪,一时间,亭中众人除皇后并华妃外都暗生嫉妒之心。

唯有常曦暗暗代她高兴,她这么喜欢李隆基,也算是如愿以偿了吧!

于昭容最先反过味来,忙微笑着祝贺道:“恭喜妹妹成为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