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顾虑(2 / 2)
,还来不及换回便装,便赶来了老太君房里。
“母亲,今日早朝时,三皇子以侵占良田,圈地欺民为由,上折参奏国舅。若安南侯再将昨夜潜入府中之人,以及旁支的三姑娘送入宫中,牵扯出宫中禁药之事,国舅必难全身而退。”林陌豪道。
“昨夜擒了国舅派出的人,再加上三丫头的供词,国舅暗通皇后私用水幻迷毒的罪行也算是坐实了。不过,侵占良田,圈地欺民的罪行,我却听说他的门人全揽在自己身上顶了罪名。就拿吴大人来说,此番也是因圈地一事入的狱,眼下己经入了天牢坐实了罪证,国舅更是与之及时划清了界线。向皇上连上三折,恳请圣上严惩不怠以儆孝尤。俨然一副大义灭亲的高姿。”
老太君脸色凝重的言道,“吴大人落得如此惨状,尚且不敢供出国舅爷,可见想要落实国舅圈地的罪证并非易事,三皇子办事向来稳重,这次怎么这般急着上折子?”
“母亲放心,三皇子上折,自然是有着十层把握的。据孩儿查得,吴大人不敢轻易供出国舅,甘愿承担全部罪行,那是因为国舅曾用其独子作为要胁。若非如此,吴大人此番入狱,吴夫人又怎能带着吴大人唯一的骨肉全身而退?而吴州府衙里蹲着的那位却不一样了,虽然如今他并未供出国舅,但是全盘招供却是迟早的事。”吴陌豪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脸上堆起浓浓的笑意。
老太君微惊,“你说的难道是绢儿的父亲-郭子恒?”
“当然是他。母亲难道忘了,他可是国舅的门人,如今免官入狱也是因为圈地一事。我这位二姐夫与吴大人虽然都在替国舅办事,却有一点不同。吴大人有后顾之忧,郭子恒却是没有。”
林陌豪凑上前去继续言道,“二姐仙逝,郭家唯一的女儿如今在母亲膝下承欢。郭子恒这些时日不招供,一来是因为他那可怜的愚忠作崇,二来也是担心若扳不到国舅,反而累及紫绢。这点三皇子早己打探清楚,前几日己派二弟快马加鞭赶赴吴州,劝说郭子恒供出国舅。若他肯配合,定会想法子保他一命。昨日吴州传来消息,郭子恒己经写下供状,全力指证国舅,因此今日三皇子才会在早朝时参奏国舅。”
老太君闻言,脸上终于露出喜色,“如此说来,国舅此番当真是在劫难逃。若国舅倒台,皇后没有外戚作后盾,再加上私用禁药的罪名。她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呵呵!哎,我鸢儿总算能熬出头了···”
见老太君高兴,林陌豪也附合着笑开了。
突然,老太君似想起什么一般,脸上笑意微斂,闷闷的叹了口气。
“母亲怎得突然不高兴了?”林陌豪见老太君很快又变了脸色,急忙恭询道。
“国舅与皇后即将倒台,为母自然高兴。可是为母一想到,我的清儿,作为林府的人,嫁入夫家以后,却一心向着夫家。就连夫家替林府的死对头国舅办事,也从未对娘家透露分毫,心里便郁的慌。那三丫头更是可恶,还伙同夫家回府害我的鸢儿,难道果真如世人所言,女生外相。女孩子一旦入了夫家的门,便心向着夫家,娘家的利益均会抛诸脑后了吗?”老太愁绪满怀的郁声言道。
“母亲多虑了。自古女子皆以夫为天,二姐与郭子恒自幼定亲,情意不浅,二姐性情又向来柔弱,自然会对郭子恒言听计从。况且吴州距离京城甚远,二姐就是有心相告却也是无力而为的。至于旁支的三姑娘,母亲又何必为她图增烦忧,全当没这个人罢了。”林陌豪安慰的言道。
“豪儿,为母心中有虑啊。试想,就连自己的女儿嫁入夫家,都不会心向娘家。又如何能指望旁支的姑娘,嫁入皇子府后为继续听命于林府?”
原来这才是老太君心结所在,再过几日便是林芝兰与林素纤待选五皇子妃的日子,如今看来,她二人中必有一人中选,可是老太君自己的女儿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般的对夫家忠心。若她二人日后对五皇子也忠心不二,行过河拆桥之举,岂不是不仅失了预设的棋子,反而枉为她人作嫁衣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