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残瞳儿(1 / 2)
话说李柏舟、智渊和智静三人在聚仙楼上用饭。席间那智渊和尚酒肉不忌,大讲他与智静和尚两人出世所历之事,说道痛快处便放声大笑,愤怒处便拍桌大骂。
李柏舟于世事见识甚少,大部分时间都是那智渊和尚说,他在听。只不过他颇为喜爱智渊和尚的豪爽大方,对他所说之事的做法也大多赞同,常常说些自己的看法,竟然引的智渊和尚大是赞叹,直呼相见恨晚。
二人说说谈谈,李柏舟也吃了不少饭菜,酒辛辣的很,就少喝些。智静则只挑些清淡菜肴夹了几筷,酒却一口不动,便坐在旁边听他二人讲话。李柏舟看她也不过二十几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尤其一双眼睛清澈如明镜般,可是面上却总有一股悲伤愁苦之意,就好似有许多心事萦绕心头一般。
楼上的食客见他们,一个和尚,一个尼姑,一个小道士聚在一起,本就奇怪,而且那和尚竟然酒肉不忌,都低声指点议论。李柏舟初时还颇有些尴尬,后来见那智渊和尚一点也不在乎,只顾吃喝说讲,便也不甚在意了。
二人正自吃喝痛快,忽听得窗外吵闹起来。李柏舟与智渊和尚正好坐在窗口位置,便向楼下望去。
只见本店的一个店小二正在呵斥一个衣衫破烂小童。看那小童的样子也不过七八岁而已,瘦的很,脸上都是黑泥,一只手紧紧的抓着两个馒头,护在胸前。听那店小二的言语竟是个乞丐。
店小二喝道:“怎么还不走吗?你还想强抢不成?这馒头也不给你了。”便去小乞丐怀里抢。说也奇怪,那小乞丐见他来抢不但不跑,反而向店里面闯来。店小二急忙拦住,二人撕扯扭打,乱成一团。街上的路人都围作一团议论纷纷,聚仙楼楼上楼下也有不少食客探头观看,有的更是轰声音叫好。
那小乞丐毕竟年小力弱,终于给店小二一把推倒在地上,馒头也滚落在水沟里脏了。小乞丐去捡馒头时,李柏舟才看见,他的一只手掌始终紧紧的扣着,从不张开,原来已是残废了。
智渊和尚见了大怒,噌的一下,就从窗口跳了下去,落在当街,扶起小乞丐,又帮她拾起馒头。他转身怒斥道:“你怎这等欺人,他一个小小的孩童也禁得起你的手脚?”岔开五指,便要打那店小二。
店小二见智渊和尚要打,吓了一跌,坐在地上,连忙哀声说道:“大和尚,我哪里有欺负他”手指着那小乞丐,“那馒头还是我给的呢!他来讨饭,我见他饿的可怜,就给了她两个馒头。谁想到他不但不走,还非要钱,要不就要进店去。我一个店小二哪来的钱,这两个馒头还要从我工钱里扣呢。将他放进店里,扰了客人,东家就要罚我了。”言语中满是委屈。
看热闹的人都是一愣,心想这小乞丐怎如此,如此……,都向那小乞丐看去,只见他满脸怒色,咬一口馒头,看一眼那店小二,咬一口馒头,看一眼那店小二,那样子恨不得将他吃了一般。众人又看那店小二,还在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哀求,又都忍俊不禁,轰笑了起来。
智渊和尚愣了半晌,最后长叹一口气,抱起那小乞丐,腾,腾,腾腾腾的大步走上楼来。他将小乞丐放在椅子上,又向店家要了一副碗筷,粗声粗气的对小乞丐说道:“你吃,你吃,你吃!”
小乞丐也不怕人,看了看他,伸手就抓,那里用什么碗筷杯盘,只吃的汁水四溅,嗒嗒有声。
李柏舟先前见他小小年纪就要乞讨过活,一只手又残废了,觉得他很是可怜。后来听了店小二的辩解,又有些讨厌他。此时见他的吃相,就如饿了几年一般,就有些过意不去,心想,“怎么能和他一般见识。他只是饿的厉害而已,两个馒头又那里够。”他见桌上饭菜所剩不多,怕他不够吃,忙又叫了几盘菜上来。
智静见他脸上脏得很,掏出手帕,给他擦脸上的黑泥和菜汁。她此举本是好意,但妨碍了小乞丐吃饭,被被他一下将手打开了。智静也不已为意,见他吃的急,怕他噎着,又叫了一壶茶。
三人也不吃了,只是静静的看着小乞丐吃喝。不一会,他已将桌上的饭菜吃了个尽净,又喝了几杯茶。他吃饱喝足了,便把眼来看李柏舟三人。智静又问她叫什么,家住哪里。他才说道:“我没名字,不过别人都叫我瞳儿,我是乞丐哪里有家!”
智静叹道:“原来还是个女孩。”向小二要了一盆清水,给瞳儿洗了脸。三人见她小脸黑黄,枯干瘦小,一只手也残了,但唯独一双大眼睛漆黑灵动,咕噜咕噜转个不停,拿眼不住的打量三人,好似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苦楚。
智静拉着她的那只残手看了一番,三人见瞳儿整个左臂都要比右臂细。她又叫瞳儿动了动,随后对智渊说道:“是天生的,治不得的。”
李柏舟见智渊和尚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看着瞳儿,好似有一股怒气无处可发,可是又不像是对瞳儿生气……
这时楼上的食客见他们四人和尚,尼姑,道士,乞丐聚成一桌,这等奇景百年不见,议论的声音更大了。有的说和尚尼姑道士混在一起成什么样子,有的说小乞丐也能和他们同室吃饭,这店是怎么开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