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杀人夜(上)(1 / 2)

加入书签

王孟希缓缓抽出长剑,在院中舞了起来,只见他纵横来去,辗转腾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忽快忽慢,一时间满院都是他的身影。他剑法轻灵飘逸,夭矫如龙,竟然已经达到了人间剑术的巅峰。

“你看我的剑法怎样?”王孟希边舞边说,“可还入得法眼否?”

李柏舟道:“极好。”

“是啊。我也觉得不错。”王孟希说,突然间人剑合一,迅若雷霆的向李柏舟刺来,剑尖竟有尺许长的青色剑芒吞吐,“你还没有回答我呢!你凭什么杀我?凭什么杀我?凭什么杀我--”他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在夜空中回荡不休。

李柏舟似乎有些迷惘,又似是被王孟希的气势所迫,竟然就那么呆立着,一动也不动,身在半空中的王孟希,嘴角露出了不屑的冷笑。

“因为我是人!”李柏舟轻声说,伸指一弹。叮的一声轻响,青光闪过,王孟希嘴角的笑容就此凝固了,扑通一声跪在了他面前。李柏舟却不看他一眼,转身大步向外走去。

城主府的侍卫见小院中有人走出,登时围了上来,待见来人是李柏舟,顿时吵嚷鼓噪起来,犹豫着是否上前动手,斩杀他。

李柏舟环顾众人,目光所到之处,人人趋避闪躲,竟无一人敢与之对视。一时间,场中竟是鸦雀不鸣,寂静无声。

李柏舟出了城主府,仰望漆黑的夜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压下胸腹之间那股翻腾上涌的烦郁之气,便不做停留,向北疾驰,绝尘而去。

王孟希长剑拄地,半跪在地上,看着眼前寸寸断裂的飞剑,面上闪过疑惑,不解,恼恨,绝望种种神情。他的眼神却渐渐迷离,突然头向后一仰,就此不动了。良久,一道血幕从他喉咙上喷射而出,洒满当空,那声音就好像风声一样动听。

原来王孟希的那柄宝剑是一把子母剑,母剑用符箓祭炼成符器,子剑则为普通人间配兵。适才,他先用言语打击,再用子剑以人间剑法迷惑李柏舟,母剑则隐迹飞出,手段不可不谓阴险毒辣。

然而最后时刻,还是被李柏舟识破其奸计,轻轻一指就震断了他的飞剑符器,并以“无形剑气“割开了他的喉咙。整个过程轻松写意,连青萍剑都未曾动用。

李柏舟向北疾驰片刻,仍未见到智渊与左风的身影,心中不禁担忧起来。“过了如此之久,智渊师兄都未返回,难道中途出了什么差错,又或是那左风又有什么毒辣手段,智渊师兄竟然不敌。“心中作此想法,便愈发焦急,脚下更快了。

此时,李柏舟虽然只有筑基期的修为,还不能御剑飞行,但毕竟先天深厚,真气强横,远超普通修士。只见他足不点地,每一步却都射出数十丈远近,不一刻,已经出了蒙城。

再行片刻,便见远方站着一人,身穿灰色僧袍,李柏舟大喜,待到弛近,却是智静和尚。

他本对智静不愿为瞳儿报仇,除去左风和王孟希两个恶人,颇为气恼。以为她过于迂腐,就似是《西游释厄传》中的唐僧一般,对待十恶不赦的人也要怜悯,以至于许多好人都要受他所累惨死。

他对智静所讲的,什么人皆因无名而行的说法,也颇不以为然。要知凡是恶人,其实都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但他们还是选择这般作为。若是世上的人都似智静一般,以无名为由放过他们,那么世上其它亿万的人岂不要遭殃了。这个世界岂不要成为一切恶人横行的国度,其他人还哪里有活路呢?

李柏舟未修道之前就对佛门的因果轮回之说有些怀疑。拜了林宇成为师,修道以来更是知道,人只要一死,便是灰飞烟灭,哪里有什么来世,更不会在来世享受什么因果善恶之报。

他之所以对佛门有亲近之心,皆是因佛教法典劝人行善,要知人之初,性本善,此言诚不我欺。即便是再恶毒,再无情的人,心中也有一点善心良知,只是被他们受到现实利益的左右,这善心被他们的思想我压制。

李柏舟作为大好青年,虽不期望来生的因果福报,却也愿意惩恶扬善,救人于危难疾苦。

“智静师姐,你也来了。”李柏舟说,在智静身边停下脚步,“有发现智渊师兄和那左风的踪迹吗?”他见她能来帮忙,心中便欢喜起来。

智静转头看着他,并不回答,只是伸手向北一指。

“那咱们快去吧。”李柏舟大喜,飞身向北投去“莫要耽搁了。”他向北急行一阵,发觉智静并未跟来,停下脚步,转头望去,见她依然站在原地。他心中略感疑惑,但也知此女有些怪异,不能以常理度之,他又心忧智渊的安危,也顾不得她了,又向北飞驰而去。

李柏舟又行一阵,终于望见远方的天空中一金,一白两团亮光斗在一处,呼喝怒斥之声远远传了过来。他加紧脚步,来到二人下方,仰首望去,便见二人身在百丈高空中,你来我往,正斗个不休。

只见左风凌空而立,法决变化,八门雪玉陡然化作一道丈许长的惨白了光芒向智渊刺去,就如同飞剑一般。

智渊面上现出凝重之色,但仍一声怒吼,无上金刚降魔杵则在身前不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