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扑朔迷离(1 / 2)
春末夏初,冷风代替了傍晚的习习微风,阴凉地席卷着宫内的每一个角落,树叶被吹得哗哗响,乌云越聚越厚,天色越变越暗,酉时才刚到,皇宫内已经点上了宫灯,微红的亮光在这暗沉的天地里明明灭灭,似乎一不小心就将淹没在这阴暗的天地里。
一电闪雷鸣刚过,御书房内也传来一声怒吼,站在廊外的侍卫宫女们再次抖了下身子。
“这到底怎么回事?”南旭帝震怒。
段业云立即上前,恭谨回道,“陛下,就在大家都在猎场狩猎时,有一伙黑衣人闯进了皇宫,似乎对皇宫内的部署很熟悉,避过了重重守卫,溜进了御书房,偷完东西后,被巡逻的禁军发现,双方进行了打斗,但是这些黑衣人武功高强,打伤了众多守卫便逃脱了,如今微臣已经派出了禁军去追捕了,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
南旭帝不愧是一国之主,在段业云禀报的时候便已经恢复了镇定,他沉思着。
“父皇,这些黑衣人有备而来,您看会不会是与刺杀北邯三太子是同一伙人?他们一边派人刺杀三太子引得我们注意,然后趁我们不备,再派人来宫中盗取边境守军分布图,意在声东击西。”宁少启想了想,将心中所想说出来。
南旭帝闻言微微点头,“你说的不无道理。”
“陛下,大皇子的分析很有道理,”段业云走出来拱手向南旭帝行礼,只是神情疑惑,接着道,“但是微臣有几点不明,这些黑衣人为何要盗取边疆守军分布图?又为何刺杀三太子?之前微臣和丞相大人有密切关注北邯使团的举动,这几天发现他们行为诡异,那么这次失窃重点怀疑对象应该是北邯,但是假设这些黑衣人是北邯派来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分布图,那么他们为何要杀害自己的太子,这样子说于理不合。”
听完段业云的分析,南旭帝和宁少启也发觉此时说不通,这时宁少启发现乐正堇一直沉默着,于是开口问道,“丞相大人,你有何想法?”
房外雷声一阵接着一阵,却迟迟不下雨,空气中闷燥得紧。
南旭失去一张分布图,北邯损失一个太子,看上去没有关联,但是乐正堇眼里突然闪过祭司玛肃那阴阳怪气的笑容,他神色一凛。
只见他思索了片刻,才开口说道,“三太子遇刺,皇宫被盗,这两件事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正如大皇子所说的,两者很可能是同一伙人做的,我们因为北邯最近可疑的举动而将他们列入怀疑的对象,可是有一点很关键,就是京兆尹说的三太子为何会被刺杀?北邯应该不可能做出这样自相残杀的事,但是,很多事情往往看起来不可能,却是最有可能的事。”
“嘎吱”一声,一阵阴风将未关紧的窗子吹的呼呼作响,烛火明灭晃荡,段业云也被吹得脊背发凉,“你是说北邯自己刺杀了……”
明亮的灯火被吹得来回晃荡,忽闪忽闪,黄公公立即小跑到窗台,将窗户关紧。
“不,这是一个推测,”乐正堇摇摇头,看着那一明一灭的烛火,微红的亮光映在他那平澜无波的双眸里,像覆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无人窥得见他眼里藏着的思绪,他接着问道,“我国的边疆守军分布图被盗于谁有用处?”
宁少启想了想回道,“北邯、东瓴、西浚。”
“不错,行军作战,才需要到这东西,否则放在常人手里无疑是一卷废纸。而北邯太子一死,又是于谁有利?”
这次是段业云回答,“东瓴、西浚。”
烛火“扑哧”一声,在静寂的书房内格外清晰。
“不,你漏了一个,还有北邯。有了三太子死在南旭这么好的一个借口,他们便师出有名。”乐正堇缓缓说道。
“这么一说,这三国都有嫌疑?”南旭帝出声问道。
“陛下说的不错。现在有几个可能,一个便是东瓴或者西浚盗走分布图,刺杀三太子,引起南旭与北邯两国的战争,然后他们坐享渔翁之利。另一个是北邯盗走分布图,企图破解南旭边界的守军分布,而东陵或者西浚恰好在这个时候刺杀三太子,目的是为了让南旭和北邯不和。”说到这里,乐正堇便停住了。
而宁少衍接过他的话接下去继续讲,“还有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刚才丞相大人说的,今日这两件事都是北邯自导自演的,既师出有名,又能有获胜的把握。”
乐正堇赞赏地对宁少衍点点头,“大皇子说的不错,所以这三种猜测都有可能。”
南旭帝立即下令,“乐正,这件事由你负责调查,大皇子和京兆尹在一旁协助,势必要尽快破案,以免让罪魁祸首得逞,损了我南旭的颜面,更甚者造成战乱四起,百姓难安。”
“微臣遵旨。”
“儿臣遵旨。”
三人躬身应下,随即退下。
待走出御书房,乐正堇对段业云说道,“业云,你现在仍旧派人盯紧使馆里的一举一动,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来报。”
段业云点头应下。
乐正堇又侧神对宁少衍说道,“大皇子,你仍旧负责追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