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修葺(2 / 2)
包娘子知道卫初音的意思后,连忙扯了扯卫初音的衣角轻声道:“大姐,买成衣不如买了布料自己回家做,又便宜做的活计也比成衣好,耐穿。”
这道理卫初音懂,她做菜行针线活可就不通了,难不成要许娘子一人做这么许多人的衣裳,行倒是行只怕等所有人的衣裳做好也要半个月后了。
那时候卫家脚店早就开张了,包娘子他们几人穿什么?
包娘子不知道卫初音在想些什么,只接着说道:“菡萏和雨水都会针线活,我也会。咱们家脚店还有几日再开,我带着两个小的赶几日工,便能在脚店开张前先做一套出来穿。”
卫初音就有些脸红,雨水和她同龄,菡萏比她还小,两人竟都会针线活,她这个年长的反倒只会做些简单的。
不过随即也就想开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不可能尽善尽美。
便依了包娘子的意思从成衣铺子出来直接到了衣料店,又想着天气渐热他们一家的夏衣都是几年前做的。
还有唐思源,当初救下他的时候只光溜溜一个人,什么体己包裹的都没有。
便拍了拍荷包,拉着包娘子给许娘子、她自个还有卫显、唐思源都挑了几身料子。
又想着自家脚店日后开张,要和前世那些餐饮店里一样,要有统一的员工服,卫初音便和店家说了,直接抱了几匹天蓝色的料子和几匹白麻布。
抱着料子回了脚店,杨师傅也带着人来了,唐思源正招呼着。
卫初音一见连忙把抱在手上的料子都丢给了迎上来的菡萏和雨水,又去后院房间里找出她自个画的草图出来递给了杨师傅。
再带着众师傅前后走了遍,把自己的要求和草图又讲解了遍,只等到众师傅点头表示明白了,卫初音才住了嘴。
卫初音交代好了,杨师傅便带头开始往店里搬家什,唐思源和易三就在脚店里照看着。
许娘子便拉着卫初音说,向来请人家到自家做活,都是要管吃喝的,又问卫初音可有准备。
卫初音哪里知道这时候的风俗,只好又带着包娘子到了市场上买了一堆的食材回家。
好在有了包娘子,还有菡萏、雨水帮忙,虽然时间赶了点,但两桌子丰盛的酒菜还是及时地上了桌。
杨师傅等人大块肉吃着,大口酒喝着,个个嘴角泛着油光,拍着胸脯对陪酒的卫显和唐思源打保证,说绝对会把卫家的活计做得漂亮做得好。
唐思源和卫显笑得满脸跟开了花似的,一个劲地给几位师傅倒酒、倒酒再倒酒,只把几位师傅个个都喝得眼神迷离,酒意上头。
等送走了众位吃饱喝足的师傅,又约好了明日上门的时间,唐思源和易三才忙着关门上门板了。
如此,从第二日开始,白日里前面的脚店修葺忙得热火朝天,后院卫初音也开始给几人做临时的上岗培训;晚上许娘子带头,包娘子、菡萏、雨水也忙着赶做卫初音交代的工作服。
唐思源和易三日日忙着在前面脚店帮忙,卫显的功课虽然无人管,但卫初音见卫显竟也能沉得住气,日日都要练上半日的字读上半日的书,这才相信卫显是真的长大了。
只是卫显上学堂的事已经迫在眉睫了,卫初音一时苦恼,不知道该到哪找间学堂好让卫显入学。不单单只是卫显,还有日后等朱家一家来了东京,朱穿金说不定也是要去上学的。
卫初音便下了决心等忙过这阵,卫家脚店开张后她定要好好找一找到底哪里有好的学堂,哪怕是花再多的银钱也要让卫显上学。
毕竟现在是在古代,不是有话说: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吗?
就算卫初音不赞同这句话,可也抵不过一个时代的力量,何况让卫显有出息也是许娘子和她最大的心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