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赶年集(1 / 2)
立冬之前紫苏就不再卖汤水了,全家人都在家精心伺候野鸡和野兔,到了十一月,小野鸡们都长成了膘肥体壮的大野鸡,而之前生的两窝小野兔也全部长大了,而且那只母兔又生下了第三窝小兔。
姐弟四人捉了几只野鸡和野兔去富祥县找买主,很快就有好几户有钱人家和酒楼的买办找上门来买。
野鸡市价五十文一只,兔肉却是价高,一般家养的兔子八十文一斤,野兔一百文一斤,一张兔皮三十文。
因为现在还不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野兔和野鸡不容易打到,所以除了紫苏一家,整个集市再找不出第二家卖这两种野物的,再加上紫苏卖的野鸡和野兔是家养的,膘肥体壮,外表光鲜,比猎户打来的不知好了多少倍。买办们竞相购买,无奈紫苏只带了五只野鸡和三只野兔,于是就有抢不到手的人大吵一架。紫苏乘机抬价,最终以野鸡八十文一只,野兔一百二十文一斤换回了两贯钱,并且和各家买办达成协议,下次来的时候务必要让每家都能买到。
紫苏见兔子卖价高,在集市买了两对家养的活兔,又在陈葵的建议之下买了四只母鸡、一只公鸡,想想为了防老鼠啃家里的吃食,又买了一只猫。共花掉了一贯钱。然后买了一刀猪肉,好多新鲜菜蔬,把个小推车塞得满满当当。
姐弟四人高高兴兴地回家,又是一通忙活,把兔子和鸡安顿下来。自此姐弟四人开始了有生以来最安逸舒服的生活。
紫苏给每个人都安排了活计,陈葵和陈姜负责每天挑水劈柴打扫笼舍,她自己负责做饭洗衣,艾草虽然才五岁,可也要负责收拾屋子打扫院落,而且还要跟着她学习做饭。大家各司其职,其余时间就是窝在暖和的炕上谈天说地逗狗玩猫,要不就是乎乎大睡,日子过得可美了。
山里已经下过两场雪,大雪把树枝都压弯了,很多野物找不到吃食就在他们家附近徘徊。幸亏这一带山里没什么危险的动物,要不紫苏他们可是吃不消。就算是这样,紫苏也特别注意,每天临睡前都要和两个弟弟举着灯笼把院子仔仔细细查看一遍,没有异常才顶好门去睡。
陈姜和陈葵闲的无聊,自己在附近做了好多抓野物的套子,居然捉住了好几只野鸡野兔。紫苏都用来给大家开荤了,一连几天都是爆炒鸡肉,清炖鸡汤,红烧兔肉,吃的几个孩子的小脸蛋红扑扑圆溜溜。紫苏又去了镇上,找了个皮匠铺把野兔皮鞣制好,给四个人一人做了一副耳套,余下的皮子还给艾草做了一串串毛茸茸的兔毛头饰,用的都是肚皮上的白色部分,戴在艾草梳的整整齐齐的两个小抓髻上,更显得艾草小脸粉嫩,眉眼弯弯,跟观音跟前的金童玉女一般。
转眼到了腊月初三,紫苏和弟妹起个大早去县城赶年集,他们按照先前商量好了的,带了三十只野鸡五只兔子,分别卖给了镇上的两家酒楼富仙居、悦来阁,以及张大官人和另外两家富户。马上要过年了,各个富贵人家的买办正为了采买物品发愁。虽然也有其他人卖野鸡野兔,可要不是带伤的或死物,就是瘦的皮包骨头。见了紫苏养的这些野鸡野兔,这些买办都高兴疯了,一点都不还价地买了下来,还千叮咛万嘱咐有了野鸡野兔一定要第一时间送过来,给双倍价钱都行。
轻松换到了五贯四百文,紫苏准备带着弟妹好好逛个年集,然后他们就可以宅在家里吃吃喝喝一直玩到来年春天了,想想都幸福的流口水啊!
临近过年,集市是异常热闹,人挤人人挨人,一点都不逊色于现代的集市。
紫苏大手一挥,先带着弟弟妹妹去吃好吃的,什么肉包子、肉饼、血羹、羊肉汤、各色果子,齐齐地吃了一遍,只把大家都撑得快走不动了。又买了糖人儿、糖葫芦、麦芽糖,想到过几天就要腊八祭灶,又买了糖瓜,还买了各种米准备回家熬腊八粥。
除此之外,还买了风车、泥人儿、面具一大堆玩意儿给陈葵陈姜两兄弟,给艾草买了一对小银耳坠,一对红色的剪绒花,一面镜子和一把木梳,给自己买了一只小小的银簪,还买了爆竹、桃符和屠苏酒。
他们正逛的不亦乐乎,几个人追追打打的,紫苏一时也忘了自己的实际年纪,跟弟妹们嬉笑打闹,不小心一头撞到了一人身上。
她连声道歉,那人却半天不吭声。紫苏低着头纳闷,抬头一看,一个二十来岁面相流里流气的年青汉子正盯着她看,那眼光,只可以用“猥亵”来形容了。
那个汉子无端被人撞了一下,本来想发作,却见撞他的是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小娘子,个头高挑,身段苗条,穿着一件暗红带白花的窄袖短袄,下身青色长裙,显得端庄大方。挽着个家常发髻,鬓边斜插一只梅花银簪,白净的鹅蛋脸儿,柳叶弯眉,尤其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宜嗔宜喜,看得人心里小鹿乱撞一般。心里的火顿时就烟消云散了,只愣愣地看着她。
陈葵恨恨地瞪了那汉子一眼,拉着紫苏转身走了。
看紫苏走得远了,汉子还没回过神来,痴痴地念叨:“真是个美貌的小娘子。”
突然有人拍他肩头:“大壮,你看啥呢?”汉子一个激灵,回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