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落第(1 / 2)

加入书签

省试分试策、试论、试诗赋三场,考三天。这三天之内考生是不准出考场的。因此紫苏给陈葵收拾的考篮里不仅有笔墨纸砚,蜡烛火石,还有场间用的褥子马扎,风炉以及锅碗瓢盆并煮粥的大米与点心熟食,以及打点差役的散碎银两,只要想得到的,都想法子塞进去。把个陈葵看的目瞪口呆。

到了考试那一日,紫苏留艾草在家,带着陈姜送陈葵来到考场,嘱咐了几句之后就看着他背着塞得满满的篮子进了贡院,由差役锁上院门。

陈葵领了卷子坐在考棚里,先慢慢地看了一遍卷子,然后深吸几口气镇定下来,掏出笔墨纸砚来写字。第一场考完自己觉得不错,心情也轻松起来,交卷之后该吃吃该喝喝,吃喝完毕赶紧歇息准备第二天考试。

就这么三天都窝在考棚里答卷,陈葵这才感觉到姐姐替自己准备的那些物件多重要,要不然他这三天没考完就得被渴死饿死。到第三天考完交卷,陈葵收拾好考篮,一身轻松地出了考场。一出门就远远的看见姐姐和弟弟妹妹都笑盈盈地在远处等着他。

紫苏他们赶紧把陈葵接回家,好好的洗换了一番之后紫苏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给陈葵接风洗尘,席上说起考试,陈葵掩饰不住的得意,只说这次少说也能得个同进士出身。

没想到发了榜,紫苏几个从第一张红榜看到最后一张,反反复复找了三遍也没找到陈葵的名字,就连个重名的都没有。倒是看到赵玉考了个第二十名。

陈葵很是挫败,平日里在富祥县城那也是小有才气的少年才子,当初可是信心满满地要来参加殿试,还要当官,可如今却连省试都没有考过。

想到姐姐带着一家人来照顾自己,还花了这么多钱,陈葵觉得又沮丧又内疚。再一想到家乡的那么多乡亲都盼着自己高中,陈葵简直都有去死的冲动了。他冲回家闷头大哭一场,躺在床上动也不动,叫他吃饭喝水也不应。

紫苏知道这次落榜对陈葵打击太大,就嘱咐陈姜和艾草不要去打扰他,让他好好发泄发泄。

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了,陈葵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脑海中始终就摆不脱“没用”二字。好容易天蒙蒙亮,他蹑手蹑脚绕过熟睡的陈姜起床,穿好衣服,拨开门栓走了出去。

陈葵此时带着一腔怒火不知从何发泄,带着平日里最喜欢读的几本经史子集出了门。此时约摸有个四更的光景,一路上除了挑水卖水的人和更夫,基本上没有人。陈葵来到蔡河边上的一片柳树林里,找了个僻静的所在,一边哭一边发狠地撕书,想把书撕了扔到河里去,从此再也不读书。偏生那书又太厚,一时间撕不开,陈葵又把书扔到地上,用脚狠狠的跺着。

正当他瞎折腾的时候,突然有人从后面拍拍他的背,吓得陈葵浑身一个激灵,差点没坐在地上。

回头一看,是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人,四十上下,三缕长髯,长得很是威严。他家就在附近,每天清晨总是习惯在这片林子里打打拳养生。没想到今天却被这个学生模样的小孩给惊扰了。看着陈葵又哭又跳的这个劲儿,不由得好奇心起,上前问个究竟。

陈葵本是个心思沉重的孩子,总想着要读书考取功名让全家人都享福,此番受挫也不肯对家里人说,此时见这一陌生大叔如此热心,不由得一股脑儿的把自己的苦楚全都到了出来。

他从自己姐弟四人父母双亡无家可归讲起,说到姐姐辛苦挣钱养家,成天抛头露面。以至于名声受损无人提亲。后来生活好转又怕嫁人以后弟妹无人照顾,立誓不嫁。自己满心着急,每天发奋读书求取功名也是为了能早一日能养家糊口,能让姐姐有个好归宿。说的那位中年人连连点头,唏嘘不已。

那中年人见陈葵相貌俊秀谈吐文雅,心里很是喜欢,便问他姓字名谁,多大年纪,这次考试如何对答。

陈葵见中年人谈吐之间学识渊博,便暂时把自己的难过放下不提,虚心把考题详细说了一遍。

中年人听了之后点头称是:“考官倒也不偏颇,你的诗赋不错,堪称中上,但是策论还有欠缺。如若你能师从一位良师,两年之后,必定得中。”

正在讨论之际,隐约听得有人呼唤之声。陈葵细听得是姐姐的喊声,便赶忙应了一声。

却见得紫苏发髻也未梳,衣服也未穿整齐,慌慌张张地跑来。

见得陈葵无事,她大大的喘口气,叉着腰就骂起来:“你这小子,大半夜的发什么神经,偷偷跑到这鬼都不来的林子里,想干嘛?”

她也不管旁边有人,继续骂:“本事没有,脾气倒见长,你说,你打算是跳河呢还是上吊呢?要是跳河,姐姐现在就看着你跳,要是不敢,我就把你踹下去!要是上吊,自个儿解了裤腰带找歪脖树去,别在这儿磨叽,但凡犹豫一下,都不算是个男子汉!”

一旁的中年人听得瞠目结舌,没见过这么凶悍的女子,虽然没有那等市井泼妇的污言秽语,可是句句都跟刀子似的剜人心!

陈葵听姐姐骂都已经习惯了,倒也不觉得十分委屈。他低着头小声说:“姐,我不想跳河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