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保全嫁妆(1 / 2)

加入书签

到了第三天回门,艾草和王瑞天早早地来了陈府。紫苏早就准备下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还特意请了一帮杂耍艺人来表演。整个陈府热闹非凡,艾草舍不得走,足足在家住了三天才回婆家。

在娘家的这三天,艾草把自己的烦恼跟姐姐说了,说房子太小、下人没地方住、嫁妆也没地方放,搞的公婆老大不乐意,自己又实在看不惯公婆的各种生活习惯。

紫苏便出主意让她搬到自己的小院子里去住,可艾草又担心单独分出去住公婆不高兴,毕竟王瑞天是人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儿子。

紫苏笑道:“你就把公婆一起接过去住好了,不要告诉他们这小院是你的嫁妆,只说姐姐看他们家不宽裕,把个小院借给你住。你想着自己住的好了不能不管公婆,征求我的同意之后把他们一家子都接过来同住。等妹夫以后有了出息,他们自然不好意思常住在亲戚家,可不就搬出来住了。”

艾草想想是这个道理,大赞姐姐点子多,回去便跟王家老两口说了。

王家老两口正因为家里人多没处挤苦不堪言,听说媳妇姐姐肯借房子给他们住,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一家人欢欢喜喜地住进了新居。

去了一看,是座三进的小院,一应家具齐备,刚刚够他们一家并艾草陪嫁过来的十几个下人居住。既不过于奢华也不显得寒酸,虽然不能跟陈府相比,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也十分温馨。

老两口托儿媳妇的福,不但住上了这宽敞的小院,还过上了有下人伺候的日子,高兴地连声称颂也不知道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才找的这样的好媳妇。再去开那杂货铺子,不禁觉得有损身份,便想将铺子盘了出去,一心一意在家做老太爷、老夫人。

跟儿子媳妇一商量,艾草心里便不甚乐意。虽然自己不图婆家大富大贵,可眼下公婆吃住都是自己的嫁妆,铺子要是一盘出去,岂不是等于这一大家子都要让自己来养活?她低了头不吭声。王瑞天见状便知道娘子心里不快活了,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爹娘这么说,儿子可不同意。那铺子乃是咱们王家安身立命的所在,把铺子卖了,咱们吃啥喝啥?”

王家老头最听不得儿子反驳自己,本来想瞪起眼睛呵斥他,又一想眼下吃住在儿媳这里,把铺子卖了便是摆明了要儿媳妇养活自己。他是个最要脸面的人,一想到街坊四邻以后要笑话自己,不由得涨红了脸不高兴道:“说不要搬过来住,非得搬。我们本来就是小户人家,哪里能有闲钱供养什么下人。”

王老太太怕老头子不小心再说出“早跟你说当初不要娶大户人家的闺女”之类的话,踩了他一脚,老头子这才不情不愿地闭上嘴。

艾草听了知道老两口起了心事,她正是新婚,不忍心拂了公婆的意惹官人不高兴。赶忙道:“公婆这么大年纪怎么还能在外面做生意,不过那铺子卖掉也实在可惜,不如我派个管家把咱家铺子经营起来。”

王家二老这才觉得媳妇极有眼色,满意地点点头同意。王瑞天觉得不好意思,还要说不用了,他自己来经营铺子之类的话,被老娘狠狠瞪了一眼,于是也不敢吭声。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艾草心里越来越不爽。成天就她一个人操持家务忙里忙外,王家二老不必说肯定是什么都不干的,小叔和小姑子也成天在家呆着无所事事。自家官人忙着读书准备考试,也帮不上什么忙。

公婆那个小铺子以前每月只有五六贯的收入,如今换了她的管家经营,又靠着姐姐的关系进了不少便宜货才能勉强每月赚二十几贯钱。可这一大家子每天的开支都要好几贯,自己已经尽量节省开支,每月还要从嫁妆里拿出三四十贯来补贴家用,一想到这个艾草就老大不乐意。

刚好这个月初十,陈葵的儿子过满月。于是艾草备了厚礼去道贺,借着这个机会想好好跟紫苏诉诉苦。

陈府里早已是热闹非凡,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来道贺。正房里早已备下香汤盆,盆里撒了各色果子、彩钱、葱蒜。紫苏是陈家大姑,自然是她来主持“洗儿”的仪式。一时便拿下发上的一枚金簪,用簪子搅了搅盆里的水,在周围观看的众人便往盆里撒钱、枣子等物,这叫“添盆”。

但有那已经成亲却未生育的妇人争抢着去捡那盆里竖立起来的枣子吃,艾草觉得奇怪,紫苏忙推了推她,叫她也去捡两枚吃吃,说这是“早立子”的征兆,艾草红着脸也去捡了一枚。

添盆完毕,奶娘便抱着包裹在锦缎小被中的婴儿出来,但见那孩子比起刚生下的时候白胖了许多,小胳膊小腿像藕节一样白生生的不住舞动,煞是可爱。

紫苏接过孩子,就着盆里的香汤象征性地在孩子的胳膊腿上洗了洗,这便是“浴儿”。然后便叫请来的剃头匠人给孩子落胎发,答谢宾客。

这一整套都弄结束,孩子便正式搬入了上官婉清那边,陈葵给儿子起名叫“陈文龙”,小名“东哥”。

直到所有事情忙完,紫苏才有空带妹妹回自己房中歇息。艾草便把最近自家发生的烦心事跟姐姐说了一遍。

紫苏嗔她:“你这傻丫头,官人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