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劫后(1 / 2)
初三陈家请客,不仅陈氏两夫妇,就是莫家谦两夫妇也被邀请了。
大太太和陈氏在垂花门前见到了伊宁侯夫人。
大太太殷勤地走向前去打招呼,“亲家太太,您也来了?”
伊宁侯夫人脸上堆着笑,“莫大太太,真是巧,我们竟同时到了。”
大太太的僵住了,脸上的笑容一瞬间凝固。
这声“莫大太太”分明是把两家的亲事给否决了。
大太太文氏是恨莫曼蓉,是讨厌莫曼蓉,巴不得她立即死了就好,但是她也不是个糊涂人,知道若是莫曼蓉真被退了亲,对莫家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至于想把莫曼蓉处理掉的事,不过是莫曼蓉被退亲之后的补救措施。
大太太尴尬地讪笑了一下,与陈氏踏进了垂花门。
席间又有人明里暗里提及莫曼蓉的事,看起来似乎是为莫曼蓉感到惋惜,实际上也有莫曼蓉真的被玷污的意思。
大太太和陈氏面上都不太好看。
伊宁侯夫人就更不消说了,匆匆吃了饭,就找了个借口先走了,回去又是对着彭茂竹发了一通火。
大太太和陈氏勉强忍耐着坐到了散席。
因为这是陈氏娘家的宴席,所以在回去的路上,大太太也没给陈氏好脸色。
大太太心里有气,回到莫家就直奔禧居堂,将陈家宴席上那些含沙射影、明褒暗贬的事巴拉巴拉说了,“……这事官府不是明确地说了吗?是那乞丐疯言疯语、损人清白的,可她们说得好像是蓉姐儿真的有啥事似的。”
大太太和二太太达成协议,说要瞒着些老太太,但是所谓瞒着,指的是伊宁侯府退亲之后的事。
伊宁侯府要是退亲,为了给莫家挽回颜面,大太太作为莫家族长夫人,自然要拿出态度来发落莫曼蓉。到时候就怕老太太护短,是以要瞒着点儿。
大太太心里见不得莫曼蓉好,但为了大局着想,她更不愿意因为莫曼蓉而影响了莫曼玥的婚事,也不喜欢因此而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
再则,莫曼蓉的死固然能够将事情平息,但这个平息是需要时间的。
要人们慢慢淡忘,没个一年半载,休想做到。
可是莫曼玥今年虚岁已经十五,到了明年就十六岁了,这一年年拖下去,如何了得。
所以大太太尽管不待见莫曼蓉,但在此时还是不希望彭家退亲。
老太太沉着脸没有说话。
大太太又将伊宁侯夫人的态度说给她听,“平常见着,哪次不是亲家太太长亲家太太短的,怎得这次我热脸贴上去,她一出口就叫我什么‘莫大太太’,这分明就是要和我们家生分嘛。”大太太说着意犹未尽,“宴席吃到一半,就借口走掉了。我知道那些话难听,但为了儿女还不得从头听到尾,她倒好,甩着脸色就走了。她这一走,别人还能看不出什么来?”
伊宁侯夫人这么一走,大家都明白了伊宁侯府的立场,这是要和莫家泾渭分明,划清界限呢。
大太太说了一大堆,心里的邪火散了些,端起茶盅润了润喉。
老太太终于说话了,“伊宁侯夫人的做法可以理解,他们家是要面子的人,蓉姐儿出了这样的事,他们面子上过不去,难免心里有气,你也别急,我明儿个带着蓉姐儿去伊宁侯府说叨说叨。”
大太太发自内腑地说道:“希望还有转圜的余地。”
她真的希望事情不要再折腾了,就算是折腾,也等莫曼玥的亲事定下来再说。
窦三太太前阵子还有结亲的意向,现在也没了音讯,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大太太还想着找个机会去探探口风,现如今出了莫曼蓉这样的事,她哪里还有脸去串门子。
莫曼蓉听说了老太太要在初五大办宴席的事,坐在炕上,默默地纳着鞋底。
纳鞋底不是个容易的活,那千层底厚实,用针穿起来颇为费力气,而且针脚要扎得十分细密。
莫曼蓉很少纳鞋底,就是要做鞋,也是下人们纳好了鞋底,她做做鞋面子。
倪妈妈在莫曼蓉把鞋底拿出来的那一刻,就知道莫曼蓉心情不好,只有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做出纳鞋底的举动。
倪妈妈暗自为她垂泪。
莫曼蓉心情是不好,但不是为了退亲一事,而是在想怎样才能让老太太多宽心,怎样才能让莫家遭受的名誉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莫曼蓉明白老太太要大办特办宴席的用意。莫曼蓉知道这很难。
莫曼蓉是在鲤鱼胡同遭遇歹徒的,那么她为何会出现在鲤鱼胡同,就很难说清楚。
要知道鲤鱼胡同在一个偏僻的旮旯里,并不顺路。
那条胡同里除了几户住户,一无店铺,二无景观。
一个堂堂的大小姐出现在那种地方,实在是匪夷所思。
还有她被劫持的这几天去哪里了?是如何脱险的?
这事不能提唐文,更不能提潘明,否则就越描越黑,越描越复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