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脉络(3 / 3)
搏杀,来获得名声、财产和地位,有了这样的付出,战后的享受完全是理所应当。”
“但当帝国忘掉了自己成功的关键,把贵族当做统治的基础,开始大肆封赏贵族们子孙的时候,平衡就被打破了。”
“沃里。卢兹尔取得成功的时候,全国的平民都站在他背后。其中有些原本出身很低贱的人更为优秀,或运气更好,在漫长艰苦的战斗中活了下来,卓越的功勋让他们成为贵族,那是他们应得的。但占帝国绝大多数的、普通、平凡、没机会立下多大功劳,却一直支持那位皇帝到最后的人,才是那位皇帝脚下的基石啊。”
“但现在,帝国却忘了这一点。这种每本历史书上都有记载的事情,为什么他们都视而不见呢?难道是我弄错了?”
扎兹阿从头将自己的分析理顺了一遍。“这种简单的道理,我不可能弄错。那些才华出众却备受欺凌的平民,抓住机会建功立业,成为了贵族。但他们的子孙没立过什么功勋,却享受比那拼死搏杀的祖先多了太多的荣誉和利益。如果说这还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那当贵族的子孙们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乃至于厌倦而去追求一些特殊刺激的时候,社会的平衡就真的开始发生偏移了。”
“这些贵族的心理预期值是什么?在无需奋斗,甚至无需做任何事情就能获得足够的食物、衣服和社会地位之后,这些东西也就失去了价值。按规则来说,人这种生物,不管聪明还是愚蠢,贫穷还是富裕,总是在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总是在心底追求着自己的价值。”
刑场上的一幕幕顿时显现出来。摈弃家中的美丽妻子,而去蹂躏无助的平民女子,并不是因为那平民女子更美丽,而无非是寻求刺激的一种表现罢了;他们可以随便施舍给人几十个金币,却为了几十个银币动用大量资源,甚至把人全家逼死,这也不过是刺激。砍掉贵族们头颅的时候,这种理解固然不合适,但上战场之前,理解这一点就极有必要。
而平民呢?
过去,一百多年前,他们看向贵族的眼神就像现在看向自己的一样吧。他们集体起来反抗当时的暴政,而反抗者中最英勇的人成了贵族,剩下大部分较为普通的人则过上普通的生活。
那时候,即使贵族们的生活更好,他们也没有半点怨言吧。因为那是通过鲜血和拼搏,长期冒着生命的危险而得来的。
这便是当时他们的想法,而现在呢?
扎兹阿不由得回忆起死刑时民众的狂热和欣喜。显然,现在他们并不把那些贵族当做英雄。
但是为了推翻那些贵族,他们肯付出多大的努力?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那,就是我的工作了。扎兹阿在纸上又画了一个圈。
建立起强大的政府,把整个城市,以及其中所有的人变成一架战争的机器。通过同仇敌忾的处刑,民心已经聚拢起来,军队也招募到了,但还需要训练和实战来进行磨砺。在它变成一支强军,能与强大的敌人较量之前。这座城市要变成一座堡垒,抵御敌人的进攻;还要作为后方,生产出各式各样的军队需要的物资。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并且争取到了商人们的合作之后,很多物资可以从海上采购。这一点是极大的优势。当然,城市本身的潜力也非同小可。
周围的农田,面对敌人时恐怕只能舍弃。但城里还有不少的工坊。纺纱工坊、铁匠工坊、弓箭工坊…这些,最近安排给西伊尔了,他能把这些地方组织起来,全力进行生产。为了这,需要购置机器和材料,正好现在手头资金还算充裕;需要增加人手,正好城里有很多人都需要收入和工作。对了,需要保证全城没有一个想劳动的人没有工作,还需要提高效率,利用现在民众的高昂情绪和认同感,对劳动给予合适的薪酬和精神激励,来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所有这些,都可以预期到成功,并且都能对自己的事业有极大提高和帮助。然而,为什么感觉还少了些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