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拍卖(三)(1 / 3)

加入书签

一听这公鸭嗓子,李天一便知是冯延已的儿子冯思远,抬头望了过去,果然看见冯思远恶狠狠的目光。据说这货已经让自己踢成了太监,作为男人还有勇气活着,李天一真是同情加佩服。笑眯眯地朝着冯思远拱了拱手,果不其然,这货眼仁都有点象那珊瑚的颜色了。

见有人质疑,孙藐看了看身后的几位供奉点了点头,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站起来拱手道:“这摆件无款无识,通体并无任何奇异之处,未见于任何典籍,故不能断为御用。以老朽的经验来看,这摆件应有五十到八十年之多不过百年,也算不得什么古物,所以估价两千两并不算低。”

“若是后悔捐出来,现在收回去还来得及。”韩熙载这边正肉疼自己的《五牛图》,心情自然不会太好,听得冯思远在一边大放厥词,便噎了一句。

这倒怪不得冯思远,当初送这摆件给冯延已的人只是顺便说了一句“据说是前朝御用的东西”,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礼物增加点分量。冯延已父子只是向随便捐个摆件意思一下,没想到今天老韩等人下了血本,捐出的都是价值巨万的好东西,自己这脸上便有点发烫了,情急之下,冯思远便把这个茬给想起来了。

“若无异议,拍卖开始!”孙藐也有些不悦,齐宝斋声名在外,鉴别古董珠宝就从未打过眼,今天这冯思远可是有点砸齐宝斋招牌的意思。冯延已倒是心知肚明,忙将冯思远拽到座位上,示意拍卖开始。

几番竞价,不过是抬到了六千两。燕王见众人实在是不给冯延已面子,便举手示意一万两将这摆件买下,给冯延已留了几分面皮。

“下面这件拍品,由右仆射游简言游大人捐出。”孙藐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激动,抬起来的手都稍稍有些颤抖,指着走上台来的供奉一字一句地吼道:“东晋,王右军,行草,丧乱帖!”

“扑!”李天一今天这嘴变了喷壶了,将韩熙载这老脸喷了一回又一回,种上花籽都能长出苗来了。不过这次李天一没去帮着老韩搽脸,呆呆地转过头盯着那供奉展开的卷轴。老韩满脸茶水滴滴答答,和李天一一样,目光呆滞盯着台上,喉咙里嘶嘶作响。

焦黄得有些发黑的卷轴展开,是不足一尺见方的小贴,同样发黄的绢麻纸上共有八行六十二个字:“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无论是识字的还是文盲,没听过这名字的怕是不多,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公认的千古第一书圣,尤其晚年书法大成之后,其行草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人可与其比肩!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没有之一!

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其传世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到了后世能一睹其神韵的只有后人临描、临摹的作品。王羲之最广为人知的书贴便是家喻户晓的《兰亭序》和眼下这幅《丧乱帖》。

《兰亭序》书成近百年一直在民间流传,唐太宗李家老二为了一睹为快,皇帝佬的面子都不要了,派监察御史萧翼施计将《兰亭序》从辨才和尚手里骗了出来,看过之后便赖在手里,一直没有归还。辨才和尚失去真迹,悲痛之余加上惊吓过度,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史传李老二将《兰亭序》殉葬,不过挖开昭陵的温韬却没有发现,又或被武则天藏在乾陵,总之初唐之后便再无《兰亭序》的真迹流传,而在后世也仅存摹本的《丧乱帖》,应该是这个时代书圣唯一的传世真迹了。

“书贴共八行六十二个字,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神采外耀,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经几位供奉鉴定确为王右军所书《丧乱帖》的真迹。”

孙藐也是有些恍惚,盯着书贴满是感叹地喃喃说道:“书圣唯一传世真迹,旷世无价之宝,价值实在无法估量,拍卖开始,诸位竞价吧。”

“橙武、传说级、装备绑定、自带光环、不可掉落.”李天一摇摇头,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抛在脑后,刚要对仆射大人表示一番感谢,却见韩熙载满脸悲恸,朝游简言拱手道:“游大人,你我相交多年,我竟从未知晓阁下手里有如此宝贝,这么多年竟无缘一睹,你瞒得我好苦!”

游简言苦笑道:“韩大人,这《丧乱帖》也是机缘巧合才落到在下的手中,这么多年,在下也是每年在密室之中赏玩一两次而已,就连家里人都不知道有这书贴的存在。若不是这次手里实在没什么像样的物件,在下也舍不得将这书贴拿出来啊!”

“二十万两!”韩熙载瞪着眼睛地朝孙藐示意出价,然后朝游简言道:“今日义卖大会之后,游大人是不是应该府中设宴表示一下歉意啊?十几年的交情居然比不上一卷书贴,想想就让人齿冷!”

“对极!”常梦锡颔首道:“仆射大人府中似乎还有御赐的二十年陈的剑南烧春,非此等美酒不能表达大人的歉意!”

“一定一定!”都是相交多年意气相投的老友,游简言这宰相也得放低了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