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新年计划(2 / 3)

加入书签

他说完后,意犹未尽的说:“其实,我是想招些电视剧幕后人员的。”

大伙听了有些不解,赫兰鹏道:“没必要吧,幕后职员都是跟随项目走的,按片酬开工。平时没必要找幕后职员,白白增加公司开销。”

他自己算是公司招的幕后人员,平时拿着一份工资,有项目的话,拿项目奖金。不过,他是不能完全算电视剧幕后人员的,平时公司有事,比如拍广告,招聘新员工等的话,他也是需要帮忙的。

纯粹的电视剧幕后人员,他认为没有必要招进来,电视剧开拍时,再去组剧组就行了,行规就是如此。

秦天柱却是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把优秀的幕后人员圈进公司,平时有项目则开工,没项目则同行聚在一起,研讨专业技术。同时,即使没项目的时间里,也有一份工资,有助于他们能安下心来潜心研究专业技能。

不过,就像赫兰鹏说得,这会平白增加公司的开销,算了,等公司实力再壮大一些再考虑吧。

他收拾起自己的思绪,继续道:“好了,我们接着说。第四,就是我们的主业了。我决定,今年公司开两部剧,争取在今年内都能播出。”

说道电视剧,李光问道:“秦少,年前你说会写个谍战的剧本,怎么样,完成了吗?”

说起这个,秦天柱有点苦恼,还是没有创作欲望啊,春节前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一个剧本都是写得断断续续,“写了些大纲和一些精彩片段,很多细节还没完善,我拿出来给给你们看看吧!”

他把自己写的半成本剧本,分发给在座的员工。

《潜伏》。

这是秦天柱剧本的名字。

金光华点头道:“呵呵,这名字不错,一听就有谍战剧的感觉。”他浏览了下故事大纲后,重点看了看秦天柱写的精彩片段。

谢: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谢:现在有两根金条摆在这,你告诉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谢:你看现在那些为官的,嘴上都是主义,这心里全是生意。

(李涯问谢若林你脑子里除了钱还有什么?)

谢:成就感啊。

……

金光华才看了几段,就忍不住赞了起来:“呵呵呵,秦少你写得挺逗啊,台词中有不少的金句。”

李光也很是振奋:“看了这个剧本,我对我们公司今年的前景更看好了。秦少,还是你做导演是吧,到时我就跟着你打下手了!”

秦天柱却摇了摇头,年前的时候他就感到自己的创作欲望不足,现在连写个剧本都这么勉强,他不想再这样了。

他已经拍了一部别人的作品,不想原原本本的再抄一遍,这种事情,做一次就够了。《潜伏》本身就很完美,他也想不到完善或者再创作的空间,既然是这样,就把作品交给原本属于它的创作人手中吧。

“我不导《潜伏》!”

他话一说出来,其他四人都有点诧异。周嘉朋问道:“为什么?小柱,你也知道这是公司的第二部作品,对公司而言至关重要。我们梅花到底是踩了狗屎运,昙花一现,还是能稳步前进,基业长青,就看这一把了。”

虽然只是导演了一部作品,但周嘉朋通过对秦天柱在拍摄《恰》剧期间表现出来的画面构造能力以及讲戏水平和现场调度等方面的观察,对秦天柱的导演能力已经建立了信心。而在别人身上,他却没有这种信心。

“缺少创作欲望吧!”

他这一说,更令人疑惑。赫兰鹏道:“怎么会呢,这是你创作的故事,怎么会没有创作欲望?”

秦天柱敷衍道:“可能是构思故事的时候过去太长时间了,创作欲望磨光了。”

看周嘉朋有些担心的样子:“放心吧,周大哥,我会找到适合的主创人员去操作的。我自己也会做监制,监督戏剧效果的。”

既然秦天柱这样安排了,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

周嘉朋道:“那公司的第二部剧就是你要重新准备的剧了?”

“嗯!”秦天柱点点头。

他已经决定了,看看能不能从自己另一个记忆中搜索些合适的作品,有利于自己二次创新的。他既然干了导演这一行,总得有些提高,总是干些剽窃拷贝的事,也太自甘堕落了。

周嘉朋提了提每部剧的档期安排:“从公司现金周转的角度考虑,《潜伏》最好能在暑假期间播出,最晚不要拖过国庆。你的那部剧,最好年底前能够完成!”

秦天柱爽快答道:“可以!”

他的作品大多来自另一记忆中,不需自己从头创作,时间上应该是可以满足的。

金光华几人原本都是想加入《潜伏》项目的,看秦天柱另有打算后,也纷纷改变主意,准备加入秦天柱的剧组中。

周嘉朋安排几个人的分工:“既然你们几个要跟着小柱,那《潜伏》项目就我来做制片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