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32 无人作战平台的选择(2 / 3)

加入书签

—除了自己出面玩割草无双外,似乎在找不到其他办法了?

就这样,陈征就想在这款无人机上增添对人卓展的功能。

三种备选方案中,直升机的体积最大、目标最明显、载重也最多,是三种平台中武器、设备选用最灵活的平台了。

而双旋翼类似鱼鹰的那种无人机,有着直升机平台大载重优点的同时,灵活‘性’也大大增强了,甚至可以进入到一些直升机无法进入的地方,比如密林、灌木丛之类的地方。

至于四旋翼平台的方案,陈征最看重它的就是灵活。然而它是载重量最小的、选择武器、设备余地也最小的,在通用‘性’这一点上被前两种吊起来打……然而,四旋翼方案也是对人作战最有力的平台。

之前陈征纠结于选择哪种平台,而现在被苗老点醒后,他已经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了——地球使用四旋翼方案,而荒星使用双旋翼方案。

直升机方案的超大载弹量和可以搭载多种设备这一点虽然看上去很难割舍,但不要忘了陈征想要的只不过是在战区内清扫虫子而已,在自己的地盘上自然牢牢掌控着制空权,所以大载弹量什么的……‘弄’个慢悠悠的飞艇岂不是更强?

所以,在荒星上更灵活、可以在树梢下作战的双旋翼方案自然胜出。

而另一方面,噪音最小、隐蔽‘性’最强、可以穿街走巷、溜‘门’扒窗的四旋翼方案才是最适合城市化作战的无人机平台。

不过陈征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后,苗老倒是对他这几个模型产生了不小的兴趣,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之后,回头问陈征:“我看你这些小型无人机上也没有装电池的地方……是不是也要使用那个供电球?”

“呃……”陈征想了十几秒这才反应过来什么叫“供电球”,苗老指的是之前电磁炮上所使用的小型零-电转化装置。

“当然不是……虽然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但它所使用的燃料可是非常非常贵重的……比核原料跟更加贵重、更加重要。”陈征郑重其事的说。

“哦……这样啊……”苗老微微有些失望——他还以为那种东西是可以量产的,就像地球上的电池一样。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也能豁这张老脸去要几颗回去研究,但陈征已经把那种神奇的燃料上升到核原料的程度了,自然也就知道给他看那东西就已经非常非常大方了。

也是,哪个国家会随随便便的让人参观自家的核设施?即便是核电厂这种非军事设施,一般人也是想进去参观都找不到‘门’路的。

“那……它们使用什么能源?”老先生脸上失望的神‘色’稍纵即逝,随后有好奇的问起能源问题。

“是无线供电系统。”陈征随手打开自己的个人终端,然后点出眼镜男按照他的指示搞出来的无线供电系统的文件展示给苗老先生。

这部分东西,陈征早晚都要展现出来的,并且今后还很有可能与种‘花’家进行技术合作,所以现在拿出来这个份文件也算是让种‘花’家先了解了解。

“哦……”苗老本身并非是物理学或是电力学出身的,那份专业文件看得半懂不懂,虽有心管陈征要走这份东西……但追究还只是用心去记,准备回头把关键部分默写出来给懂行的看看。

陈征已经确定了,无论是荒星还是地球,小型无人作战平抬必须使用无线供电系统。

荒星自不用说了,到目前为止基地还没找到可靠的锂矿资源,自然也就无法发展出地球上的锂电池系统,而外星科技中电池这一块的科技又是机密中的机密——比如动力装甲的储能装置就是如此,眼镜这个层次的技术人员还无法掌握这种大国才有的科技。

而地球上虽然锂电池产业已经非常发达了……但锂电池有一个最重大的缺陷——重量。

四旋翼无人机搭载个观瞄设备、探测装置、微型电脑后,如果再带上电池的话那就不用携带任何武器了。

如果仅仅用来侦查也就罢了,可陈征却是想用它来弥补人力上的差距,是必须要有对人作战能力的,所以与其搭载沉重的电池,不如搭载更多的武器。

接下来的时间陈征给苗老详细的讲解了他的作战思想以及无人机平台的武器搭配设想,而苗老显然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听完之后斟酌了一下,缓缓的说道:

“……整体来说思路还是不错的,不过无人机最怕的就是干扰,梅国人刚刚发展察打一体的无人机时,就被依朗给干扰下来了,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无主干蜂窝网络与集群智慧系统。”陈征一张嘴就来了个非常国际范的词儿。

“……”苗老一脸茫然,虽然陈征说的是汉语并且每个字都能听懂,但连在一块他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出生在电子时代之前的老专家们,对新时代的新名词儿了解的不多。所以陈征要从最基础的“蜂窝网络”讲起。

所谓蜂窝网络指的其实是移动基站的排列模式,当每个基站所覆盖的区域最大化、基站数量最小化时,形成的网络覆盖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