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74军入缅(2 / 2)

加入书签

情报站综合最近的敌情看,我部分赞同英军的情报,如果进攻规模真的那么大,只可能是56师团。”他鼓足勇气,睁眼说了一个瞎话,当然话里留着余地:是基于英国情报,综合判断。 即使英国人通报的敌情,缩水一半,也只能做出如此判断。实际日军因为运力和兵力捉襟见肘,将31师团拆成两部分,分别从陆路和海陆投入进攻。英国人夸大的敌情,加深了陈质平一贯的臆测,于是得出了南辕北辙的结论。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日军的反扑是自取死路。”孙立人平静说道。 “呵呵,他们以为可以靠突然袭击,营救樱井师团,但是一定会‘弄’巧成拙。” “怎么说?”杜聿明急切问道。 “立即将临沧一带预备队,经功果桥进缅甸,利用腊戌到敏建铁路西运过来填补正面,同时将曼德勒地区主力通过敏建到实兑公路,去阻击登陆之敌。只要泰缅到普洱一些稳固,我想,至少可以‘抽’调一两个师的部队过来,把战役打大。我们在缅北有那么好的华侨基础,大可以拼一下。” “嗯,我觉得可行。让王耀武的部队接我的阵地,我立即去救英国人。”戴安澜立即表示同意。 “但是,缅北的华侨出钱、出力、出人,筹措各种物资负担已经很大了?”杜聿明说道。 “我了解我们的人民,他们一定会支持我们打下去的。” 一直不说话的罗卓英‘插’话道。 站在一侧的‘蒙’巴顿勋爵通过翻译,晚了20秒了听懂了罗卓英的这句,在政治非常不妥当的话,国将军直呼缅甸华侨为“我们的人民”着实吓了他一跳,罗卓英是这里军阶最高的将领,几乎是蒋介石的代表,他这么说是不是代表蒋的想法?不过‘蒙’巴顿毕竟老成持重,脸丝毫没有流‘露’,并且作为局外人至始至终没有对战斗‘插’一句话。 “那……给重庆……不,直接给王耀武发电报,让他把沿怒江部署的主力师调动入缅?” “我看行。”孙立人点头。旁边廖耀湘‘欲’言又止。 “建楚还在担心泰缅边境哪里?”杜聿明说完,廖耀湘点了点头。 “有第6军2个师守着呢……再者,质平兄不是说了,56师团至少大部已经西调,那敌人拿不出什么兵力来来搞这样的偷袭了。” 杜聿明转过身:“那我做如下部署,96师继续在曼德勒以西南滞第18师反扑,74军南下部队接替200师预备阵地,200师主力逐次退出阵地,向西调动支援实兑方向,新22师在东敦枝阻挡敌55师团……” 褚亭长和林秀轩错过了这次会议,并不知道如此重大的调动变化,并且杜聿明担心情报外泄,将行动部署,通过联络飞机和通讯员送抵各部队,这使得秦小苏无法及时监听到具体部署,而褚亭长因为级别太低,也无法及时获得消息。 此时,褚亭长的部队正在一路向西狂奔。跟随行动的布鲁克,一开始还不明里,他想骂褚亭长再次放弃友邻胡‘乱’行动,但是对方躲进坦克并且关机,让他一筹莫展。不过渐渐的,从参谋部传来的消息,将大致情况勾勒出来。他意识到,褚亭长的决定是对的,目前他们是整个西线唯一可能立即机动到位的,较有战斗力的部队。 林秀轩的三人侦察小组已经走在了前头,他们穿着96师制服,开在了公路。并且升空了无人机对前方情况进行侦察。 可以看到英军援兵停在前头,开始修建工事。他们完全没有勇气一鼓作气将敌人2个大队反扑下海。从这里看过去,一片晴空哪儿有英军在电台里形容的,铺天盖地的日军舰载机?你要光听他们在电台里‘乱’盖,以为早有过一次规模不下珍珠港的偷袭。 很明显,日军主力一旦来,一定会迅速进行迂回作战,突破这样在支离破碎的防线。他迅速给褚亭长发去消息,让他率领部队直奔实兑机场,他估计日军主力集结后第一站会是那里,或许可以利用机动优势,缠住敌人。另外,他要求褚亭长立即通过布鲁克打听作战会议情况,这件事不能拖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